之前,孙坚和吕范说的这次没有退路,他的心就凉了一半,现在又等到孙坚说什么要坐等贼军援军到来。程普的整个心都凉了。
不要说什么绝对的忠诚。要知道他程普加入孙坚的江淮武人集团不过才半年不到,他还不是日后那位仕奉孙家三人的江表第一虎臣。
程普的心态是只他一个吗?不,恐怕并不在少数。但正如孙坚说的那句话,他们深入敌境,而且已经被泰山军发现,现在结军在一起还有一拼之力,要是单独跑,只能是个死。
也许,这就是孙坚的目的吧。
此时的孙坚并不知道部下们的内心彷徨,但即便他知道也估计不会在意,他将自己的赤帻摘了,然后又系上,又将马袋里的武器仔细清点了。
然后,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西北面果然锦旗摇曳,一支骑兵已经来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此时,万众瞩目中,孙坚纵马来到军前,望着士卒们各样的情绪,饶是孙坚这样的百折不挠的性子,都有了分忐忑。
但望着对面的千军万马,孙坚复又万丈豪情。
此刻,就是这里,他孙坚将要创造传奇,他举起刀,在阵前纵马,热血澎湃。
大日下,赤帻赤氅赤马,孙坚就仿佛一团热烈的火,在这个寒冬中燃烧着。他的激情,他的勇气,催发着同样绛色军衣的汉军,他们高举着手中的兵刃,欢呼着回应着对面的这个男人。
这就是一将之威,不经历真实的战场,不会知道优秀的将领对整个军心士气的作用,也不会明白,战争从来不是早注定!
热烈的欢呼中,孙坚抽出小盾,然后以刀拍楯,高喝:
“威!”
三军齐呼:
“威!”
一夫求死,三人辟易。三军求死,五岳倾覆。这就是人的力量,这就是勇气的力量,这就是信念的力量。
与此同时,率军而来的骑将正是赐巨蛤旗帜的严纲。
当邺城西南的两道烽火传来的时候,留守邺城的于禁,立马召集诸将议事。在冲天大将军走后,邺城内的兵马只有三千多。
其中于禁的中护军左部两千,突骑部五百,别部五百。
所以当西南方烽火传来时,众人都有点惊慌。显然他们是没预料到这个方向为何会有敌军。
为了保险,于禁令严纲帅骑军先行出发,然后他再率领甲兵千人在后缓缓压阵。严纲出发前,于禁特嘱咐他,此行重在探敌,千万不要折损了骑军力量。
因为之后野战,他的甲兵军团是需要严纲的骑队遮护的。
就这样,严纲率着五百骑兼道而来,一来就看到了孙坚那一幕!
看到敌军士气大振,而且从数量上就比自己军多,严纲的副将李铎不禁劝道:
“部将,敌众我寡,彼盈我竭。不如先退到后面,与于校尉合军。这样更为稳妥。”
严纲闻言噗嗤一笑,他反问道:
“你随渠帅厮杀过吗?你知道,要是渠帅在这里,他会退吗?我跟随渠帅日久,就得了一句,狭路相逢勇者胜。再说,我们撤了,那壁里的弟兄们怎么办?他们看援军都撤了,还能守住此壁?”
副将李铎非常想说一句,严大部将,你也是能和渠帅相比的吗?但奈何,严纲说的后半段确实有道理。
壁垒内的弟兄要是看到赶到的援军不打一仗就撤,如何还能有士气在?
所以,不管如何,到底还是要碰一碰的。
所以李铎也不再劝,开始回到队列,整备军吏,开始冲锋。
对面孙坚有鼓阵手段,严纲作为老练骑将也自有手段。
他举起自己的铁戟,横在阵前,高喝:
“鼓!”
突骑们携带着小面马鼓,随着严纲的一声令,就拿起棒锤开始敲鼓面:
“冬!”
严纲觉得不够,又喊:
“鼓!”
然后是全军鼓手都在敲击,而这一次直接绵延不绝。
就这样,十里冻土,两军挺枪挂戟,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