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看着远去的两人背影,微微叹气,“难呐,这世间之事岂是如此简单。”
小仆不解疑惑道:“大父这话怎么说的?”
黄石公摸摸胡子,“当今天下大势统一乃是必然,非人力可以改变。田秀灭燕乃顺应天下大势,姬丹二人妄想凭一己之力,逆天而为,改变天下大势,又岂能成功?”
说罢,黄石公对小仆吩咐:“行了,去收拾东西吧,咱们得赶紧走了。”
小仆有点不太情愿:“大父,咱们才刚来燕国,没有几天就要离开嘛?”
黄石公温柔的抚摸着他的头,说道:“跟那俩反贼沾边,没咱们好果子吃,等着吧,他们过不了几天还得再来。所以我们得赶紧搬家,走的越快越好!”
事情果然不出黄石公预料,才过去了不到两天时间,姬丹就又带着姬水来找他。
但此时的草庐早已人去楼空。
姬丹二人相视一眼,知道这是黄石公存心躲着他们。
“我们成就大事,不能得到黄石公这样的高人相助,甚是可惜!”姬丹一脸惋惜之色。
姬水握紧拳头,“公子,我们不能就此放弃。虽失黄石公,然燕地广袤,必有贤能助我等复国。”
姬丹点了点头,目光坚定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面,姬水依旧利用自己郡守的身份广施仁政,收买人心。
姬丹则继续在燕国上下到处寻访贤才。
一日,他们听闻渔阳有一奇女子,精通兵法谋略,名为苏瑶。两人寻至苏瑶住所,只见那是一处幽静竹林中的小屋。
姬丹上前叩门,不多时,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开门。姬丹表明来意,苏瑶微微一笑,“两位公子复国之志,小女钦佩,但此事不易。”
姬丹急忙说:“小姐,您也是燕人,难道就忍心看我燕国被赵贼侵占?国人被赵人凌辱?请小姐为了燕国,为了昭王的基业,出山相助。”
说罢,姬丹对着苏瑶长长的一拜态度很是诚恳。
小主,
苏瑶急忙扶起姬丹,对他说道:“公子,瑶只是个女子,却也愿意为国家出力,既然您这么说了,瑶倒是有些话想要告诉公子。”
“请先生指教!”姬丹大喜之下直接把称呼从小姐变成了先生。
苏瑶告诉他们,赵国虽施仁政,但在军事布防上仍有弱点。她愿协助二人训练一支秘密军队,以仁义之名招揽那些对赵国不满的勇士收为己用。
姬丹和姬水大喜,当即应允。在苏瑶的帮助下,他们于深山密林中开始组建军队,同时按照黄石公所言,在附近村落暗中救济穷苦,宣传复国后的美好愿景。
赵国,邯郸。
丞相府。
田秀看着燕国那边送回来的情报,觉得想笑。
姬丹不会想到他和姬水的所有行动每天都会有人传到田秀手里。
可笑两人还以为他们行事隐秘,却没想到他们做的一切都在田秀的掌握之中。
田秀放下这份最新传来的情报,看向身旁的毛遂:“先生,姬丹他们忙活了几个月,不知招募了多少军队?”
毛遂想了想回答说:“目前他们一共招募了3000余人!”
田秀一听,心中一沉。
这姬丹还真有点本事,短短几个月居然就能聚集起3000多人。
要知道现在的赵国对燕国的统治还是很牢固的,普通人想要出行都得找官府开具路引。
这种情况下姬丹他们还能聚集起3000多人,实属是厉害。
“这些人现在手里有多少盔甲知道吗?”田秀又向毛遂问道。
“他们由于是秘密行动,所以一直很缺乏盔甲物资,现在他们手里就只有几十副铠甲。不过我的人送来情报,姬易最近在打武库的主意。”毛遂想了一会把自己知道的情报都告诉了田秀。
田秀虽然每天也能收到燕国那边送来的情报,但他看的大多都是一个汇总,一些具体的细节他是不知道的,还得毛遂亲自汇报。
“告诉杨端和,让他秘密往渔阳,右北平,辽东周边几个郡增兵。”
田秀说到这,又补充了一下:“还有马上让人把武库里的东西都调走,不能让叛军拿到盔甲。”
毛遂拱手说道:“贸然取走武库里面的甲胄,恐怕会打草惊蛇。”
田秀淡淡一笑:“放出风去,就说本相不日起要出兵东胡问罪,以报复他们先前对我们边境的侵扰。”
毛遂听完,不禁心生敬佩:“属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