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苦笑着摇摇头,并未正面回答,只是轻声说道:“姬儿,你说,我所做的一切,真的对吗?我真的能改变这个时代吗?”
虞姬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却满面愁容的男子,心中泛起阵阵酸楚。她深知,董宇心中背负着怎样的压力和责任。
“夫君,”虞姬的声音轻柔却坚定,“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大秦。我相信你的初衷是好的,你的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条路或许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终会看到希望的曙光。”
董宇沉默着,虞姬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为他冰冷的心带来一丝慰藉,但他心中的阴霾,却并未完全消散。
次日,王翦和蒙恬听闻了朝堂上的事,匆匆赶到董府。
“丞相,”王翦面色凝重,“听闻昨日朝堂之上,丞相与李斯等人发生了争执?”
董宇苦笑着点点头,将昨日之事简略说了一遍。
“唉,”蒙恬听罢,长叹一声,“这些顽固不化的老家伙,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里看得懂丞相的雄才伟略!”
王翦沉吟片刻,说道:“丞相,如今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确实不少。但这改革之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丞相还需从长计议啊。”
“是啊,丞相,”蒙恬也劝慰道,“你莫要灰心,我等始终相信你,支持你。”
董宇看着眼前这两位出生入死的兄弟,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
“多谢两位将军,”董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我没事,只是需要好好想想。”
送走王翦和蒙恬,董宇独自一人回到书房。他关上房门,点燃烛火,在书桌前坐下,陷入沉思。
窗外,夜色深沉,冷月无声。
书房内,昏黄的烛光映照着董宇疲惫的面容。他反复回想着这几日在朝堂上的遭遇,心中五味杂陈。李斯等人的顽固,嬴政的摇摆不定,都像是一块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难道,自己真的错了?难道,这改革之路,真的走不通?
“不,我不能放弃!”董宇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他决定暂时离开这令人窒息的朝堂,到民间去,去看看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去寻找继续前行的动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他将丞相的印信交给了王翦,只身一人,微服私访,踏上了前往民间探访的道路。一路上,他看到了衣衫褴褛的百姓,面黄肌瘦的孩童,以及破败不堪的房屋。他们的生活,远比他想象中更加艰难。
在一个偏僻的村庄,董宇遇到了一位老农。老农告诉他,他们年年辛苦劳作,却依然食不果腹,因为赋税太重,他们根本无力承担。说着,老农指着远处一片荒芜的土地,无奈地说道:“那原本是一片良田,可是因为交不起赋税,只能荒废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