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少有避孕措施的年代,一家两三口孩子已经算少的了,多的三四口,五六口,甚至七八口都有。哪怕就算夭折率高,一家有个四五口孩子都很正常
古人讲究多子多福,讲究的是人多力量大。
在各大农村军户所里,谁家的男丁多,谁就有话语权,就没人敢欺负。
男丁多是好事,但同样也带来了弊端。
家里就这么多田,儿子娶妻生子重新立家,肯定要有生活的保障。
指望朝廷去新发田,那纯属是做梦。
那些大佬们的地都不够分了,还分给这些臭泥腿子,完全就是想多了。
从洪武年到现在已经几十年了,速度快的军户们已经是三代同堂了。
五十亩地分给几个儿子,每人能拿到十亩地就不错了。
老朱制定的养百万雄兵,不消耗百姓一粒米的计划,到这里,其实已经有开始崩盘的征兆了。
如果后续帝王不经过改变,随着时间的长久,军户体系就会彻底的崩溃。
空间中,和朱祁镇并排坐,看着外面场景的老朱,听着朱瞻均给他的分析,整个人愣愣的坐在了椅子上。
他没想到在他心目中完美的军护体系,竟然被朱瞻均查的到处都是漏洞。
他心中有些不服气,可随即想了想,又贴合朱瞻均与士兵的谈话,好像他制定的卫所体系,真的已经走向崩盘了。
其实在洪武年间,就有逃役的现象,那时就已经显现出了卫所制度的问题。
但老朱等人,不知道是没重视还是怎么回事。就惩罚了管理的军官,以为来个杀鸡儆猴就有用。
但从现在来看,当年老朱的杀鸡儆猴,似乎并没有起到作用。
朱瞻均站在木墩子上,和士兵们聊了许久许久。
他离家两年,又长期处在皇宫,所得到的一切知识,大部分都是来自历史。
可历史终究是上位者和文人记录的,其中有多少真有多少假,恐怕那些记录者都不清楚。
消息闭塞的古代,大部分都是靠传信以及流传,其中能有一半的真实度,就已经算不错了。
当前军户体系到底是怎么个情况,没有人比这些军户自己更清楚。
了解完以后,朱瞻均和老朱的心情同样沉重。
京畿所在的区域还好一点,有几个从西北边来的伤残军户,说出了那里的情况。
比想象中的更糟糕。
老朱制定的父死子继的制度,让那些偏远的卫所几乎成了军官的私有地。
因为制定的这些规则,让绝大部分军官们缺少了上升路,所以他们便渐渐的把对权力的追求,改变到了钱上。
军官想要弄到钱,自然不可能去做生意,毕竟他们的身份有限制。
所以他们便把目光,锁定在了这些为国争战的军户身上,用各种名义收他们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