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消失的二毛

袁少卿咳嗽一声,拱了拱手:“魏兄见多识广,可否提些建议,某这厢有礼了。”

魏征思考片刻:“我倒是没见过这种聪慧的小童……”

他话音顿了顿,其实是有那么一个人,明明聪慧过人,是难得的天纵之才,却不得不藏拙。

他也是在前太子东宫任太子洗马时,偶然间见到过那位赵王的身手。小小年纪,连太上皇赐给前太子的神弓都能拉开,骑射功夫远超几位开国将军家的孩子。

前太子考教他的学问,竟是满腹珠玑,通文达理。

当时他才八岁,前太子说他过目不忘,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言语间对这个六弟都是欣赏。

只是玄武门兵变后,那人就仿佛隐藏起来了。

如今新帝刚刚登基,同样是李家兄弟,前太子的下场就在眼前,太过打眼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只是……可惜了。

魏征又捋了捋胡须:“袁公不必担忧,二娘子年岁尚小,可以慢慢观察。”

袁少卿点了点头。

袁圆把一家人都薅起来以后,站在廊下背书的,从一个人变成了三个人。

两位堂兄一人一边,站在矮墩墩的小胖崽儿身侧,开始摇头晃脑陪她背启蒙书。

两个兄长不是不惊讶的,要知道学堂里面,六岁入学,八岁才能学完《急就章》。

而小妹妹三岁就会背了,但还好,还不会写。

两位兄长心里好受了些,但都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保住作为阿兄的颜面。

袁青刚穿越,一时间心绪不宁,有些睡不太着,就去厨房忙活了。

昨天她看了,厨房有盐。

根据原主跟长辈学习管家的记忆,唐初这个时期,盐并没有被管制。每斗米仅四五钱,盐价也不高。

朝廷对盐业不收赋税,地方上每年把一定数量的盐当作贡品送到长安,这种宽松的管理方式促进了初唐制盐技术的发展。

袁青在厨房看到的盐,是已经经过初步过滤了的,外观上没有很多杂质,只是味道有些苦涩。

泥沙那种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过滤除去,但要去除那些可溶性杂质,估计就要借助化学手段了。

袁青叹气,无颜见初中化学老师啊。时隔多年,只记得貌似学过,但完全忘记过程了。

就算记得,那些化学溶剂有什么平替,她也不知道啊。

她的科学家小老妹儿啊,赶紧成长。

不过话说回来,那本小说的作者爸爸,为什么不把科研天赋安到成人身上呢?那不是更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