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郭淮提了一句意见被采纳:郭淮怕丞相取绝陇道,因此认为先要去占北原,被司马懿采纳。
五丈原向北渡过渭水和河谷,有一片小高地,这就是北原,又是一个制高点。
丞相选择反其道而行之,东击郿县掩人耳目,魏延带兵强度渭水,击郭淮。
可惜郭淮跟丞相也打交道打了太久,并没有被迷惑,死守北原,魏延不克。
汉魏隔武功水对峙,司马懿很好奇隔了三年不见,这个大敌是个什么样子。
斥候带回了他的第一印象:
乘素舆,持羽扇,指挥三军进退有度。】
最后一战!诸将们屏气凝神。
“假若司马懿守北原,直攻长安如何?”
也许是因为此前听了历史上自己的子午谷之谋,魏延对这个长安颇有兴趣。
“难!”关羽否定。
“长安无险可守,获长安还有潼关天险,置司马懿于不顾反而是自断粮道。”
“如此即成孤军,对战局无所益。”
黄忠也提出疑问:
“那出褒斜道后为何不趁着司马懿未到,直攻郿县?”
“不妥。”张飞脸上嬉笑之色已经完全消失:
“从光幕看,斜谷至郿县,无险可守,司马懿可肆意侵扰粮道,反是将自己陷入险境。”
“而且。”张飞补充道:
“祁山的应仅是新兵偏师,上邽坚城难攻,因此出斜谷绝陇道亦不可。”
刘备不喜欢这种气氛,或者说这个局势让他情不自禁就想起来夷陵之战来。
大军相持时,大部分时候就是这样,死命的熬,比拼双方的后勤,并寻机去断对方的粮道。
再次打量了一眼地图,汉军的粮道从斜谷出就直接送到五丈原,有山谷和河水庇护,很好守。
而司马懿的呢?刘备情不自禁叹了口气,更稳。
司马懿在五丈原以东,粮道在屁股后面呢。
刘备有点烦躁了,这种相持往往就是比拼耐心,拼运气。
而刘备自己感觉,季汉得卧龙凤雏,好像已经花光了所有运气。
夷陵如此,数次北伐也皆是如此。
庞统看着孔明紧紧抿着嘴唇,调笑道:
“孔明你的四轮车呢?”
孔明摇了摇头,只是道:
“只憾五丈原无士元襄助。”
庞统不说话了,但心里明白:
孔明真的缺人啊,太缺了。
只要多几个靠谱的人,街亭没丢的话可能都不至于到这个地步。
简雍也是叹道:
“郭淮此人,累坏北伐之计。”
何止郭淮?
刘备忽然想到第一次北伐时候那个陇西太守游楚。
边境一太守竟有如此见识,北方多才人啊。
【这次持久战丞相是有备而来。
选择再次发挥村夫的天赋,在五丈原直接就开始种地了。
而且话说回来,五丈原本身就是河谷地形,北有渭水,东有武功水,确实乃是良田。
而司马懿躺在大营不动弹,你诸葛村夫再会种地,能种得过关中千里平原?
而且熬了几个月之后司马懿接到了孙权退兵的消息,更不慌了。
军营外汉军在挑衅叫阵,军营内的司马懿老神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