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破百济者好皇孙也

没办法,投奔高句丽一路艰难跋涉不说,高句丽会不会把他们父子当人都犹未可知。

大唐就不一样了,包接包送,包工作包住宿,只用享受就行了,最多没事儿跳跳舞,那都不是事儿!

前后不过一个月,苏定方押送着上万俘虏和百济王室班师回朝,至此百济国除。

但苏定方撤离百济时,顺手往茅坑里扔了个炮仗,激起了民愤。

唐军跨海而来足足十万人,前后不过两仗,斩获仅一万,功劳和斩获都不够分。

于是泗沘城破后,唐军开始了纵兵抢掠,并且不封刀,史书记载“壮者多死”。

拜苏定方这一举动所赐,百济复国运动被轰轰烈烈搞了起来。】

听着光幕的讲述,苏定方的笑意是越来越难止住。

同样的李世勣的面色也是越来越复杂。

但是在听到最后一句话后,苏定方的笑意僵住了。

然后这笑意慢慢爬上了李世勣的嘴角。

而且李世勣看的清楚,一抹显而易见的失望之色出现在了陛下脸上。

李世勣本来还奇怪,若是按光幕此说,百济王室皆争先恐后投降,士卒死战之心已消。

这种情况下,刘仁轨哪来的用武之地?

如今懂了,原来这刘仁轨是来给苏定方善后的。

暗自摇摇头,李世勣倒是忽然觉得自己运气倒也不错。

比如郭待封这种不听军令还抢功的货色,没在高句丽战场上给他搞事儿,那真是祖宗保佑了。

叹了口气,李世勣反倒是率先释怀,主动拍了拍苏定方的肩膀:

“其间或有内情,未必是定方之责。”

同是领军打仗的,李世勣太明白对军队来说军纪有多重要了,也更能明白其难处。

令行禁止是每个为将者的梦想,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士卒都只能靠赏赐驱动,尤其是这类临时征募之军。

若能百战百胜,若能斩获颇丰,若能得功荫子,那你就是士卒们的最好的将军。

反之,若是几无斩获还想弹压士卒不满,除非真的威望卓著,否则士卒们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掉将军的脑袋。

旁边李靖幽幽叹了口气:

“所领之军,多矣。”

苏定方哑口无言,只是略有羞愧的对着李世民那边拱了拱手。

对此李世民点了点头,还有余裕宽慰了苏定方两句。

而在心底他则是想起来了后辈此前漫谈的唐军战力为何衰退的问题。

这灭百济之战,似乎就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

李世民自己捋了捋,入百济的苏定方是从西域灭国而返,由此战开始,朝廷对阵亡者不再过问。

紧接着就是这百济之战,死者无问,生者亦会被克扣军功。

而这番总结是谁提出来的?刘仁轨。

因此李世民转而拍了拍刘仁轨,一脸“你受苦了”的表情。

刘仁轨一脸莫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