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荀彧的奏书

奏书来自荀彧,他的黄门侍郎六百石,正好处在能上书的门槛上。

荀彧在开篇引用了些圣贤道理之后,第一件事便将矛头对准了目前的选官制度。

他认为选拔官吏应该依据士人的才能,而非士人的家庭情况。

根据刘辩的了解,目前门生故吏满天下的“阀阅”们,在同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之下,就该轮到颍川荀氏和沛国桓氏这等在上升期和衰落期的经学家族了。

所谓阀阅,乃是章帝所言。指的便是那些以经学传家的家族靠着与门生故吏缔结隶属关系,从而影响察举选官,并作为地域性的小团体进一步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

如羽林中郎将桓典便出身于沛国桓氏,只是桓氏自梁冀当政之后便已经有了衰落的趋势。

不过这些阀阅向来互相通婚,只要族中人才没有断层,与门生故吏的联结没断,便也衰落不到哪去。同样可以凭借门生故吏垄断官员选拔。

荀彧能在开篇写出“背叛阶级”的话,刘辩决定认真看下去。

其二,荀彧提及目前郡国的太守、国相已经开始插手县令县长的任命,朝廷对此没有作为,他认为这是非法的行为,必须禁止。

刘辩非常认同。

这是放权给太守的恶劣影响之一,不过因为其本身就是违反律法的行为,禁止倒没那么难。

其三,荀彧认为民间盛行卜筮,不仅寻常的百姓会去占卜,就连官吏也参与其中,他认为这些事需要被抑制。

又言所通行的刑罚律法已经不足以应对当前的局面了。所谓君子以情用,小人以刑用。要用刑罚去震慑潜在的犯罪者。

还有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存古今之学……

如是种种。

在奏书之中,荀彧也没有忘记将圣人的言论、圣王的作为穿插其中,用这些来佐证他的建议的合理性,并以此达到“渐敦教化,王道两济”。

刘辩通过这份奏书,仿佛看到了一个无比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亦或是一个极富理想精神的实干家。

这让刘辩忽然想到了诸葛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