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终了,包勉怀揣着满心的欢喜与期冀,步履匆匆地迈出皇宫,一路直奔开封府而去。
甫一踏入花厅,包拯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来,目光中满是急切的关切与探询:“勉儿,今日进宫,官家可曾说了些什么要紧的话?”
包勉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深深吸了一口气,而后缓缓说道:“三叔,今日进宫,官家已然册封侄儿为大理评事,知余杭县事,并且还亲自为侄儿赐婚了呢。”
包拯闻听此言,先是微微一怔,紧接着那刚正坚毅的脸上渐渐浮现出欣慰的笑容,郑重其事地说道:“既然官家赋予了你如此重任,让你去知余杭县事,那你务必秉持公正廉明之心,丝毫不可懈怠,更不能违背律法纲纪。另外,官家赐婚的是哪家的姑娘?”
包勉挺直了脊梁,无比虔诚地回应道:“今日饮宴之时,只因侄儿稍显愁容,官家便加以垂问,侄儿无奈之下,只得将南宫侍郎所说之话告知于官家,未曾想皇后娘娘听闻之后,当即向官家提议赐婚,并且还有晏枢密使、欧阳学士以及范参政三位为之担保。”
包拯听后,微微皱起眉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而后目光坚定地说道:“此事竟是如此巧合,不过既然是官家与皇后娘娘亲自做主,又有诸位同僚出面作保,那这桩婚事倒也可称得上是一段佳话。只是,勉儿呀,你需尽快写一封信将此事告知嫂娘,好让她也能开心开心,为叔明日就派人回庐州去接嫂娘来开封。”
包勉赶忙连连点头应道:“侄儿知道了,侄儿这便去写信。”
言罢,包勉转身走进书房,在书桌前坐下,提起笔,心中思绪如潮。他忆起母亲多年来的辛勤操劳与殷切期望,眼眶不禁微微泛红。他深知这封信对于母亲来说意义非凡,笔尖在纸上缓缓游走,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与敬爱:“母亲大人,儿在京城一切安好。今日进宫,官家授儿官职,又赐下婚事,此乃天大的荣耀。儿盼您能速速来京,共享这份喜悦……”
写完信,包勉轻轻吹干纸上的墨迹,将信仔仔细细地叠好,眼神中满是热切的期待。
次日,包拯派遣的人快马加鞭,向着庐州疾驰而去。
而包勉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婚事的筹备之中,他的内心既盈满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又夹杂着几分难以名状的紧张与不安。
“大人,南宫侍郎有事求见。”包拯刚刚下朝回到府中,还没来得及换下那身庄重肃穆的公服,马汉便神色匆匆地赶到花厅,向包拯急急禀告道。
包拯稍稍一愣,紧接着说道:“速速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