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喜的是,这类内容还不少。天父都在帮助他们寻找报告的支撑材料,仅仅对书架第一层筛选下,他们就发现了几本可能符合要求的。
除掉两本逻辑哲学、文学相关的,其余都多少与修士在本地的生活经历有点关系。
有些甚至不能完全算作书籍,仅仅是个人手记,写了些传教和个人生活中的心得、备忘录。
关于天象的记录有限,且大都与农业活动相关,专门记叙雷雨的不多。
但细看下倒是找到了些其它颇有共鸣的内容,譬如注意到了本地特殊筐篾编织手法的不止他们两个。
在不同笔迹的书册中,多少出现过一两句对此的记录,提及这些样式独特的造物,以及其广泛的存在。
也不止菲尔德在提供帮助后收到了回礼,有时是顶编织帽子,有时是装满了野果的果篮。同样有人猜测过,被编织成螺旋状的图案在本地风俗中的具体起源。
“也就是说不止普利亚尔领有这种......这类东西?”
“确实,而且还挺统一的。”菲尔德习惯性地想舔一口指腹方便翻页,考虑到手中文献的年龄,硬生生克制住了条件反射,改用指甲小心挑起下一页。
这本册子的原主人从另一个离得挺远的教堂搬来,发现两个不存在联系的半封闭聚落里,居然有着相当类似且复杂的编织手工制品。
作为好奇心比较强还有空闲的人,他在几次外出经过附近村镇的时候顺便留心了这事。
结果是教区中的绝大部分聚落,尽管口音和习俗差异显着,却都有着同类编织制品存在。
材料和用途各有差异,但在成品外观与手法细节上极为统一,甚至可以说就是一模一样。
他将其形容为“通天塔”。
就像那座直通天际的高塔崩塌后,每个碎片化的聚落都分得了一砖半瓦,随着长时间的割裂逐渐忘记了它的来源和含义,然而那块异常华美的砖石仍牢牢镶嵌在新建筑的地基上,无法去除。
之后关于此事的记录便不了了之,原因是在文盲率无限接近百分之一百的地方,不存在能追溯三代以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