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象,曹操正等待着城中的兵民士气耗尽,一举攻克金镛城,进而引发南援阎军士气大衰的连锁反应,从而抓住战机,击败阎行亲率的关西大军。
他在接到河北大军没有攻陷晋阳、通向河内、河东的道路也迟迟没有打通的军报后,已经察觉到了袁绍的私心又在作祟了。
一旦袁军断绝了阎军的后路,那进退两难、士气衰竭的阎行除了回师和袁绍拼命,企图打通退回关中的道路外,别无他法。
若阎军再留在河南,那对峙的曹军甚至不需要交战,就能够击败阎军或者逼降阎艳的关西大军了。
这些都不是袁绍愿意看到的。
所以曹操只能也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尽快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以迫使阎行的关西兵马撤退。
在两军对峙的期间,小规模的战事接连不断。曹军虽然收割了河南地的麦子,但也尝够了阎行麾下骑兵的苦头,轻剽迅疾的关西敌骑虽然无法攻破曹军营垒,进入金镛城中,但却可以不断骚扰、捕杀曹军汲水、采薪的士卒、民伕,挑衅、引诱曹军追击进入他们设下的伏击圈。
虽然曹军也有自己的骑兵,但却不如阎行麾下的骑兵精锐和数量多,在来来回回的拉锯战、破袭战、伏击战、追击战、反伏击战、反追击战中,明显是阎行麾下的步骑占据了优势。
对曹操而言,现下只有攻取金镛城,或者在其他战场上再次威胁阎行,曹军才能够打破僵局,一举获取胜利。
而金镛城内有兵民死守、外有强大援军,短时间曹军无法力克,加上北岸的袁绍大军靠不住,积极创造战机的曹操只能够将目光投向了南阳郡方向。
遣一偏师,由南阳郡取道武关,威胁关中?
曹操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亲族将领夏侯渊。
曹军军中有言,“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所称赞的就是夏侯渊所部兵马行军迅疾,能够千里蹈敌的速度。
若是夏侯渊领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经过南阳,取道武关,攻入关中,不求他能够席卷敌境,只要有一杆曹军旗帜插到了阎行大军的后方境内,曹操就不相信阎行还能够不退兵。
只是,来自南阳曹仁的告急,终究还是让曹操的谋划落空了。
···
南阳,宛城。
作为曹操留在南面镇守一方的亲族将领,曹仁在军中的战绩和威名都是翘楚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