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分歧

北宋官家 月麒麟 1275 字 3个月前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字,可赵祯明显能听得出来,刘娥的口气中隐约有一丝不满。

不过,这本不是什么意外之事,他也早有预料,斟酌了片刻,他继续开口道。

“历朝历代,内宫与外朝隔绝,最易生出祸事。”

“若依丁谓之言,诸事皆由宰相进呈,宫中画可施行,则恐有小人居中弄权,徒生事端。”

赵祯所言的小人,自然指的就是丁谓。

这两份方案,看似是前者对刘娥好处更大,可以让她通过丁谓彻底控制朝政,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个巨大的隐患。

那就是,容易滋生权臣!

每月朔望两次接见辅臣,大大延长了宫内和两府直接沟通的时间间隔。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政务,将通过文书批答的方式来处理。

如此一来,这中间就会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虽然,丁谓说着军国重事不拘时日,立召辅臣共议,寻常事务由政事堂进呈,宫中画可。

但问题是,到底什么才算军国重事,什么才算寻常事务?

这个解释的权力,实际上是握在丁谓的手中的。

所以,他的这个方案,既是在帮刘娥,也是在趁机扩大自己的权势。

王曾之所以和他针锋相对,最根本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他看出了丁谓的目的。

除此之外,王曾也肯定相信,刘娥也能看出丁谓的目的。

所以,他才敢和丁谓打擂台,一直闹到现在。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王曾显然没有猜错。

如果刘娥没有看到这一层的话,那么,她早就该选丁谓的方案,而不会拖延到现在,甚至还来问赵祯的意见。

果不其然的是,赵祯的这番话说完之后,刘娥眉头紧皱,显然是十分犹豫。

但是,遗憾的是,最终她还是摇了摇头,道。

“官家能有谨防权臣作乱之念,可见先皇的多年教导,总算没有白费,不过……”

“依祖宗家法,中书,枢府互不预闻,政事堂中,亦是宰执轮班知印,一人只手遮天之事,几无可能,官家想是多虑了。”

这话一出,赵祯不由有些失望。

果然还是多年的信任,最终在刘娥的心中占了上风,让她更加偏向于丁谓的方案。

刘娥的意思很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