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走出村子,观察周围地形。
山区建村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背山面水,竹尾村便是如此。
村子坐北朝南,北面是开垦好的山地,南面则地势平缓,一条小河从中流过,河流两侧自然形成了大片耕地。
虽然是山区,可耕种面积不大,但土地却很肥沃,山地种植粟米、黄米、大豆和小麦,耕地则种着大量果蔬,黄土城居民食用的蔬菜,就是这里提供。
方选走在河边,看着周围环境,随口问道:“不是叫竹尾村吗?竹子都哪里去了?”
“都砍了。”李思惕回道,“原本这个村叫竹围村,后来被叫成了竹尾村。早年村子周围长满竹子,后来被砍伐殆尽,原本的的竹林也都被开垦成了山地。”
说着他伸手指了指周围,山间是大量被开垦出的山地,上面的作物已经被收割完毕,露出大片裸露的黄土。
方选闻言,顿觉有些诧异。
因为他知道,竹子是一种很顽强的植物,它的根系被称为竹鞭,有密集的关节,而每一个关节,都能长出竹笋,进而长成新的竹子。
同一片区域的竹子,很可能来自同一根系。它的母体,会在地下不断蔓延,形成庞大的网状结构,密集且牢固,疯狂吸收地下的水分和养分,导致其他植物根本无法存活,所以民间也有竹子是霸道植物的说法。
想把竹林变成可种之地,不仅仅要砍伐竹子,还得将网状的竹鞭统统挖掉,否则来年它还会再长出来,导致其他植物,尤其是农作物根本无法成活。
而竹围村周围的大量土地,如果都是由竹林改造而来,那工程量绝对不小,无论如何也不是村里这百十户人口能完成的。
李思惕看出他的疑惑,于是继续解释,“百多年前,大西国崛起,太祖武君建立不世之功,自然要大书特书,于是命史官详细记录立国之过程。彼时黄土城才建立,人口尚且不多,更无物产,唯有竹子极好,城主就下令砍了这一片的竹林送去了京师。”
“史书……竹子……”方选嘀咕着,问道,“照此说来,一百年前尚且无纸可用,还用的是汗青?”
“这倒是个有趣的故事。”李思惕笑道,“早年造纸术只有东皇国掌握,也就在城主砍伐竹子时,造纸术流入了大西国。不及竹子送到京师,史官就已经用上纸张了。”
“啊这……”方选闻言,瞬间傻眼,心道,合着老爷子这是白忙活一场啊,于是又问,“那后来如何了?”
“那造纸工人是泾阳侯高价买来的的,带回京师建了作坊,制出第一批纸张献给了武君,自此深得宠爱。”
李思惕说道,“而老城主亲自押送车队,载了百余车竹子到达京师,只换来了一通数落。心中恼怒,不仅将百余车竹子全烧了,还回来发动大量民夫,将竹林连根都刨了。”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方选点头,心道这也算是歪打正着了。老城主迁怒竹子,却为这个村子带来了大量耕地,只不过就是开垦的成本稍微高了点。
随后又暗自叹道,“这小子怎么什么都知道?以后得多向他请教才对。”
通过近期的接触发现,李思惕懂的东西,比吴自启还要多得多。
而且二者性格各异,涉足领域也完全不同。
吴自启是个工科生,一门心思钻研技术,平日里不喜欢与人交流,即便交谈,也都是一本正经,给人的感觉是书呆子加天才。
而李思惕则是个文科生加艺术生,历史、地理、人文是他的强项,甚至还擅长美术。做事严谨,口才不错,情商也很高,很适合带在身边当助理。
“这小子是个人才啊。”方选第二次发出感叹。
正说话间,一个灰衣身影从村中走出,快步朝他们跑来。方选抬眼看去,认出是今日同来的虎贲军什长。
“启禀主簿。”什长来到近前,拱手道,“里长偷偷出了村子,往元宝山去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方选冷笑一声,“可曾派人盯梢?”
“去了两个人。”什长回,“我只命他们远远跟着,不可打草惊蛇。”
方选点头表示赞许,又听对方询问,“既然已经找出细作,该如何处置?”
“无须焦急,先观望。”方选回,“容后再议。”
在前去赎人前,他就吩咐三个什长,让他们带人埋伏在村子周围,两人一组建了十五个暗哨,不间断监视整个村子。
他断定,村里必然有人和山贼暗通款曲,必须查明以方便应对。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奸细竟然是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