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考研允许你考,但是考公却有年龄限制。何必在考进士这个事情上过多纠结,直接在吏部铨选官员上做出明确年龄限定自然能倒逼屡试不第的举人们放弃继续会试。再以剥削举人资格为要挟逼这些举人出任地方甚至军队的文官就好了。
打定了主意朱祁钰也不再纠缠,直接大手一挥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压后再议,朝廷仅限制秀才参加乡试的年龄、次数。”
秀才考乡试的年龄做了限制,一把年纪柱着拐的秀才公们就不能再继续耗在科考上面了。
“不瞒王卿、于卿两位,朕一直以为如果十年不举莫说汤药了,便是金石也断然难医。本想着就定下十年之期,但见两位适才的样子恐怕也不会支持我的看法,那我们就定下二十年之期如何?”十年、二十年的咱们先不说,这个汤药、金石是个什么鬼?怎么就难医了?
“若是二十年不举,还有中举的必要吗?这还不就彻底废了,做个只管嘘嘘用的样子货就好了,还时不时出来亮亮相非要见个人似的,何苦来哉?”
等等,皇帝陛下这说的跟我们刚才讨论的是一回事吗?
有妖气!好大的妖气!皇帝陛下又在作妖了。
“陛下…慎言…”于谦的脸抽抽的有些厉害,可能最近朝廷给配的午饭跟之前自己家里的比起来太好了,有点油腻堵了血管什么的,看起来有脑梗前期的迹象。
“喔…啊啊,好,慎言慎言。”感受到了于谦说话的语气有些不太正常,朱祁钰没有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这么着吧,朝廷换个法子引导读书人就好了。回头各部、各衙并内阁一并议议这官吏铨选的标准,把年龄给限死喽。两位想啊,这百姓考公…考进士为了什么?当官呀!一旦把选官的年龄给限死了,这些举人、秀才自己会算的。”
嘶……好阴毒的计策,不愧是妖帝一般的存在,比起高祖文皇帝的魔皇手段简直两个极端般的存在。
“我们打个比方啊,这一县正印官初任时最高年龄不得过花甲之数,那过了五十的还会考乡试吗?怕是要仔细想想了吧?”
“再比如说朝廷规定凡举人四十以后仍未中进士的可以直接入国子监就学,然后安排观政,外放一县正堂,你们猜猜看得有多少举子放弃考会试的?”
越说越妖了,这个年轻的皇帝现在连说话时那鬼脸都是妖气四溢了。居然想出了用这种阴险手段倒逼读书人放弃考会试的主意。
如果照这个思路往下延伸,只要朝廷给出的当官为吏资格合适,再加上限制初任官员的年龄,绝对有一半以上屡试不第的会选择放弃继续考试。
不用再继续苦熬等待一个未知数,证明读了书也还有个用武之地的。至少不用再回乡耕种或是出门做工了,也不枉苦读了几十年书,多少给家族和自己有个交代。
难怪皇帝陛下敢开大口子让更多的人读书,给出更多的录用名额,原来手段在这里。原本是只有各州、县学政考试中拔尖的前三名才会有乡试资格,改革后更多的秀才因为完成了教学任务获得了参加乡试的资格。
而朝廷自景泰二年的科举就增加了中举人数,从二百人增加为二百五十人。虽然这对于想要鲤越龙门的读书人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而已,但是朝廷有了这个引导方案可以使部分久试不第的秀才、举人经过南、北两京国子监专科学院的培训后安排了差使。
让读书人有了份稳定的收入。虽然可能只是一介小吏,但对于久试不中已经骑虎难下的读书人而言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不作改变,按照前辈们的老路走下去只有继续硬着头皮考,又或者也不过是寻个馆教书而已。朝廷现在给出来的这个方案绝对要好很多了。
“只是……臣以为仍有不妥之处。”于谦紧锁眉头,片刻后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启禀陛下,天下读书人何止万千,朝廷用不了那么多官吏呀!”
大明朝从洪武开始到景泰朝在册的人口数也不过是千户万,五、六千万人,算上逃民一起撑死了不到七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