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站在了秦王府的城墙之上,饶有兴致的看着面前的这一幕。一旁的秦王朱樉不屑撇了撇嘴,看着下面的场景道:“还真是没意思,咱还以为这些人知道自己要死了,还会殊死一搏呢?除了刚冲出来时有点血性,如今就这?”
朱雄英笑了笑:“这些人就好鼓动百姓,自己在后面坐享其成。说到底不过是些贪生怕死,欺软怕硬的人。”
“躲在后面什么都敢做,但是若是刀子架在其脖子上,你看看他们还能这么硬气?一个个的都跟软脚虾一般了。”
朱雄英实在是太明白这些人的做法了,因为在地方行有及其巨大的影响力,甚至地方的县令到任之后,因为整个县衙里面全是这些人家里没有科考上人当得小吏,自然而然的便和这些人站在了一起。
而在皇权不下县的年代,县令就是这里最大的官员,拉拢了他,然后伺候好了他,整个县便是他们予取予求的东西。
而地方上的百姓则是他们剥削的对象,若是实在是上面察觉到不对劲,派来了钦差查验,如果能够收买,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若是不能够收买,那他们就抱着排位去孔庙里面哭诉,说什么朝廷不善待士人,然后传播消息说朝廷派人来时是要征税,是不给百姓们活路........
原本就活不下去的百姓们,一听到这走投无路之下,便只能闷头造反了!
而激起了民乱,负责的钦差自然就没有好下场了,被朝廷紧急叫回,胆子小一点或者忌惮名声的皇帝便不会再有动作,他们也就能够继续的当他们的土财主。
至于王朝动乱,百姓民不聊生?
管他们这些士绅老爷什么事情?
深受儒家思想的帝王便是如此,最吃他们这一套!
可是等到满清鞑子入关之后,便不是这样了!
你收买?不好意思,糖衣留下炮弹继续打!
你到孔庙哭诉?行啊你哭你的我抓我的!
你煽动民众造反?
那更好了,直接连你一块灭了,你的土地家产也是我的!
遇到如此有辱斯文、不知廉耻、不讲道理的统治者,他们百试百灵的计策不管用了,那么怎么办呢?
他们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臣服!
正因为知道了这些人的尿性,朱雄英当然也做好了相应的计划!
所以地方上会造反,朱雄英早就知道了,因为这是这些地方士绅们惯用的手段。
北方是需要安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