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爆竹声还在翠谷村的上空回荡,空气中弥漫着喜庆与祥和的气息。
王大山早早地起了床,他站在院子里,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年味的空气,看着村子里渐渐热闹起来,心中满是感慨。
过去的一年,翠谷村经历了许多,从病虫害危机到技术革新,从文化传承到编织厂的开办,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但也收获了满满的希望。
“大山,快来吃早饭啦!”
秀兰在屋里喊道。
王大山走进屋子,看着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笑着说:“秀兰,过年你也忙了不少,辛苦了。”
秀兰嗔怪道:“说啥呢,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快吃吧,吃完了还有事儿呢。”
两人吃完早饭,王大山正准备出门,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吵闹声。
他赶紧走出去,只见一群村民围在村口,议论纷纷。
“王支书,您可算来了!”
赵大叔看到王大山,连忙迎了上来。
“赵大叔,这是咋回事啊?”
王大山疑惑地问道。
赵大叔指了指人群中间,说:“这不,有个外乡人说要收咱们村的编织品,还给出了个高价,大家都在商量呢。”
王大山挤进人群,看到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的年轻人,正满脸笑容地和村民们交谈。
“王支书,您好!我叫李华,是一家工艺品贸易公司的采购员。我听说你们村的编织品做得特别好,所以特地过来看看。”
年轻人看到王大山,连忙自我介绍道。
王大山礼貌地和他握了握手,说:“李同志,你好。不过,我们村的编织厂才刚起步,产品数量可能有限,你确定要大量收购吗?”
李华笑着说:“王支书,您放心。我们公司对你们的产品很有信心,只要质量过关,数量不是问题。而且,我们给出的价格肯定比你们现在的合作商要高。”
听到这话,村民们顿时议论纷纷。
“这可是个好机会啊,能卖个好价钱,咱们的收入就能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