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合作深入,新契机与新问题

在编织厂,他亲自指导工人和学员提高编织技术,监督质量检测工作;在农田里,他和村民们一起,关注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一天,王大山正在农田里查看庄稼的长势,突然接到了小李的电话。

“王支书,不好了!有几个学员说要回家,不干了。”

小李焦急地说。

王大山心里一紧,连忙问:“怎么回事?你先别着急,慢慢说。”

小李说:“我也不太清楚,他们就说觉得太累了,而且担心学不会,以后赚不到钱。我怎么劝都没用。”

王大山说:“你先稳住他们,我马上回去。”

王大山匆匆赶回编织厂,找到那几个要离开的学员。

“乡亲们,这是咋回事啊?怎么突然要走呢?”

王大山耐心地问道。

一个叫赵三的学员说:“王支书,这编织活儿太难了,我们学了这么久,还是做得不太好。而且每天都要练这么长时间,太累了。我们怕就算学会了,以后也赚不到多少钱。”

王大山笑了笑,说:“赵三啊,我理解你们的想法。编织这活儿,确实不容易,需要耐心和毅力。但是,你们想想,哪有不付出就能有收获的事儿呢?你们来这儿才学了多久啊,就想轻轻松松地学会,那是不可能的。只要你们坚持下去,把技术学好了,以后的收入肯定不会少。而且,现在咱们的编织品有机会出口到国外,这可是一个大好的机会啊!等以后厂子发展得更好了,你们就是第一批功臣。”

另一个学员说:“王支书,我们就是怕自己没那个天赋,学不会。”

王大山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天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努力。你们看老张师傅,他一开始也不是什么都会,还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才有了现在这一身好手艺。只要你们肯下功夫,没有学不会的。”

在王大山的耐心劝说下,那几个学员的态度逐渐有了转变。

“王支书,您说得对。我们不能这么轻易就放弃,我们再试试。”

赵三说道。

王大山笑着说:“这就对了!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大家一起努力,一定能把这事儿做好。”

解决了学员的问题后,王大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他知道,前方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等着他,但他毫不畏惧,因为他相信,只要翠谷村的乡亲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