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谷村的村口,一块崭新的木质招牌在晨光中闪烁着质朴的光芒,上面用鲜红的油漆写着 “翠谷村乡村旅游欢迎您” 几个大字。
这是王大山和村民们连夜赶制出来的,为的就是迎接今天的第一批游客。
王大山早早地就站在了村口,他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但却十分整洁的中山装,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
今天对翠谷村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他的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王支书,你说这第一批游客能有多少人啊?”
小李站在王大山身边,不停地张望着远方,眼神中满是期待。
王大山笑了笑,拍了拍小李的肩膀说:“不管多少人,这都是咱们翠谷村的新开始。只要咱们用心服务,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以后游客肯定会越来越多。”
正说着,远处一辆大巴车缓缓驶来。
王大山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大声说道:“来了,来了!大家都精神点!”
旅游服务小组的成员们立刻站得笔直,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
大巴车停稳后,车门缓缓打开,一群游客陆陆续续地走了下来。
“欢迎大家来到翠谷村!”
王大山迎上前去,热情地和游客们打招呼。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好奇地问道:“你们这儿真有宣传上说的那么好吗?有山有水,还有独特的编织文化?”
王大山自信满满地说:“当然了,这位同志。咱们翠谷村的山水那都是纯天然的,景色美如画。编织文化更是传承了好几代人,一会儿带您去编织厂看看,保证让您大开眼界。”
在王大山的带领下,游客们首先来到了编织厂。
一进车间,只见工人们熟练地编织着各种竹制品,动作行云流水,让人目不暇接。
“哇,这手艺太厉害了!”
一位年轻的女游客忍不住赞叹道。
王大山笑着介绍道:“咱们翠谷村的编织手艺,那可是从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些工人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个个都是高手。大家要是感兴趣,也可以跟着师傅们学一学。”
游客们纷纷围了上去,有的拿起竹条试着编织,有的则向工人师傅们请教编织技巧。
车间里一片欢声笑语,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从编织厂出来后,王大山又带着游客们来到了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