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林是死活不愿意给一百个名额出去,那个负责人也看出来。
见赵静舒一直不开口,就问她的意见。
“赵同志,你是未来的酒厂负责人,你说给我们当地多少名额出来合适?”
赵静舒:这人歹毒啊!你们两个人吵的热火朝天的突然来问我做什么,要问早点问啊,搞得现在我说什么不都得罪嘛。
在心里腹诽了好一阵这人不地道,赵静舒这才不咸不淡开口:
“我们建设这个酒厂的目的最初是为了帮扶残疾军人跟家庭有困难的军人家庭。这要是上来就把名额分出去将近一半,要是这么做的话妇联跟领导都会有意见吧。”
两句话,那个头发花白的负责人就闭了嘴,没在开口争名额的事情。
赵静舒这话是说到杜建林跟其他几位部队领导心坎里去了,一个个的都向赵静舒投去了赞扬的目光。
心里都想的是,这人看诊年纪不大,没想到说话办事还挺利落。
当然最主要的是赵静舒点明了这次建厂最主要的目的,这才是他们想要的。
也要让那些跟他们争名额的人听听,这到底是谁主谁次。
这里边最初是为了什么,双方都清楚,可是当地工作人员也想让自家这边多几个帮扶的家庭工人名额,说白了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着想。
为了这事,他们没少跟杜建林一伙人磨嘴皮子,可杜建林就是不松口,咬死了就给他们五十人的名额,其他想都不要想。
五十人,说实在的的确不多,可剩下的两百一十人,放部队里去还真不够看的。
现在就是狼多肉少,大家都盯着呢,两方人都想多争取一些名额,可这边多了就代表另一方少了,谁都不乐意。
今天一早赵静舒一进厂里新修好收拾妥当的办公室,就看到吵了三天也没决定下来的两方人员还在继续。
赵静舒直接拿出昨晚通宵做的工人名额分配计划书来。
“前期咱们就两百六十人的名额,这已经是只多不少了,至于后边还需要多少工人你、我、大家都不清楚。”赵静舒解释道。
看了看众人没反应继续说自己的计划:“前期杜首长跟军方上面都已经商定好了,就是两百六十人,能给咱们当地的居民五十个工位已经是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