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必成大器

夜国,月光如水,佛光普照。佛馆内,燃灯古佛与弥勒尊者的塑像庄严慈祥,信徒们虔诚地诵经祈福,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深深植根于夜国人的心中。佛馆之外,夜国百姓以佛为尊,行善积德,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反观燕国,铁血与杀伐铸就了其坚韧不拔的脊梁。冥河思想在燕国国君的推崇下,成为治国之要。燕军所到之处,无不披靡,燕国国力因此极速攀升,成为诸侯国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宣国,在伏羲的领导下,迎来了新的曙光。老国君的离世,并未让宣国陷入混乱,反而激发了伏羲改革的决心。他废除旧制,推行新政,鼓励农耕,发展商业,宣国迅速复兴,国力蒸蒸日上。

晋国,则因鬼谷子的到来而焕发新生。这位神秘莫测的智者,以其通天彻地的学识,为晋国国君献上了纵横天下的策略。晋国在鬼谷子的辅佐下,外交上合纵连横,军事上攻守兼备,国力迅速兴盛,成为六国中的一股强劲势力。

六国并起,各有千秋,却也暗流涌动,矛盾丛生。为了缓解这日益紧张的局面,孔丘挺身而出,他游历六国,以儒家之仁爱,倡导和平共处。在他的倡议下,六国共同建立了博士学宫,邀请各国大贤汇聚一堂,共商治国之道,探讨天下大势。

博士学宫,坐落于一片风景秀丽之地,占地十数里,楼阁错落有致,宫殿古朴威严。学宫内,藏书万卷,墨香四溢,是天下学子梦寐以求的圣地。孔丘亲自担任学宫宫主,他以身作则,倡导尊师重道,鼓励学子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颜回、子路作为孔丘的亲传弟子,负责接待四方来客,他们温文尔雅,谦逊有礼,赢得了众人的尊敬。

“诸位贤士,今日我们齐聚一堂,非为争强斗狠,而是为了共谋天下太平。”孔丘站在学宫的高台上,声音洪亮而温暖,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充满了期待与希望,“让我们以学宫为桥梁,以智慧为舟楫,共同驶向那和谐共生的彼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颜回先生,子路先生,我等久仰大名,特来拜会。”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率先上前,拱手作揖,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显然对即将踏入的学宫充满了期待。

颜回与子路相视一笑,连忙上前几步,将众人一一迎入。“诸位皆是同道中人,不必多礼,快请入内,夫子或许已等候多时。”颜回的话语温和而有力,如同春风拂面,让人心生暖意。

步入学宫,只见殿堂之内,已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大贤。太清派的道长闭目凝神,似在感悟天地至理;玉清观的仙子轻挥衣袖,周身环绕着淡淡的仙气;冥河老祖则是一脸冷峻,眼中闪烁着对杀伐之道的执着。更有鬼谷子、伏羲氏等,各自占据一方,准备阐述自己的道统。

“吾辈顺应天道,无为而治,方为大道。”太清道长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回荡在整个学宫之中。

“非也,天道虽妙,然人亦需阐发其理,方能教化万民。”玉清仙子反驳道,其声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

一时间,论道之声此起彼伏,各流派大贤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或激昂慷慨,或温婉细腻,皆是为了证明自己之道方为正统。天穹之上,随着论道的深入,竟渐渐幻化出天地万物之景,紫气东来,笼罩整个学宫,使得这场论道更添了几分神圣与庄严。

然而,一年时光匆匆而过,论道虽激烈异常,却终究未能分出胜负。各行其道,各有其理,谁也无法以一己之道压服万道。许多大贤与大能,在长时间的论辩后,或感疲惫,或觉难以突破,只得黯然离场,相约日后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