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石城风云:韩娥的和平使命(2)

次日清晨,天边刚露出鱼肚白,郑昌孙便派出了一名心腹将领,带着一队精兵,前往江宝英的府邸。他们的目的,是邀请这位参政大人过府商议军机大事。江宝英,这位忠心耿耿的参政,带着随从和卫队,毫无戒心地踏入了将军府。

议事厅内,江宝英的身影刚一出现,郑昌孙的心腹将领们便如同猎豹般扑了上去,将他和他的随从团团围住。江宝英的卫队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解除了武装,他们的刀剑在冰冷的石砖上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郑昌孙,你这逆贼!”江宝英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不屈,“你竟敢背叛先皇,你这是以下犯上!”

郑昌孙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深吸了一口气,耐着性子劝道:“参政大人,先皇已逝,幼主已降,大夏的辉煌已成为过去。我们若还坚持旧日的旗帜,岂不显得可笑?如今,颍川侯傅友德的十几万大军已将石城团团围住,我们这区区数千将士,如何能与之抗衡?为了全城百姓和将士的安危,参政大人,您还是随我等归顺大明吧!”

江宝英的脸上露出了不屑的冷笑,他的声音如同冬日里的寒风,刺骨而坚定:“大丈夫当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荣。郑将军,你如此贪生怕死,实为我军人所不齿!”

郑昌孙知道一时难以说服江宝英,便命人将他关押起来。随后,他命令心腹将领在城墙上插上了象征投降的蓝旗,命令全城将士徒手在城外集结,等候明军的收编。

石城的城门口,郑昌孙带着五花大绑的江宝英以及石城的文武官员,列队迎接傅友德进城。他们的眼神中,有的充满了无奈,有的则是对未来的迷茫。

而在石城前线,一名将领正向傅友德报告:“城墙上已插上了蓝旗,守军在城外徒手集结,等候收编。”

傅友德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这场战争,终于要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准备带领大军,进入这座曾经充满硝烟的石城。

傅友德立即率明军进驻石城,将数千士兵分别编进明军各营。把总以上的军官由郑昌孙集中带领,并且优待他们的家属。傅友德又令人押送江宝英到京师,交刑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