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525那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公孙度去世,长子公孙康袭位。

此时袁绍已死,公孙康杀了兵败来归的袁绍的两个儿子,把首级送给了曹操,曹操因此封他为“襄平候”。

高句丽势力多次袭扰辽东,招降纳叛,同鲜卑部落一起构成了对公孙氏政权的威胁。

建安年间,公孙康出兵征讨高句丽,攻破都城,焚烧聚落。高句丽的一位王子和其部下率领三万多人投降了公孙康,被安置在浑江流域,这里是高句丽和后来女真族的发源地之一。

我们发现,公孙氏政权经营辽东,为边疆的巩固,民族的融合做出了很大贡献,历史影响力要大于刘表、刘璋、张鲁等人。

但要知道,此时公孙氏的邻居,是被视为“东夷”的高句丽和鲜卑。在传统“夷夏之防”的叙事体系下,自然无法被史学家和罗贯中等小说作者所重视。

以侄废叔,首鼠两端

公孙康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孙晃和公孙渊还很年幼,于是公孙康的弟弟,公孙度的第二子公孙恭继承了哥哥的位置。后来曹丕继位,封他为“平郭侯”。

公孙恭这个叔叔,身体不太好,还患有一些男性特有的疾病,一直没有子嗣。于是他的侄子蠢蠢欲动,觊觎叔叔的爵位。

此时公孙康的两个儿子中,大哥公孙晃在曹魏做官,弟弟公孙渊大搞阴谋诡计,囚禁了叔叔,夺取了辽东地区的统治权。

公孙渊觉得自己是个外交家,于是在魏吴之间做起了墙头草。

他似乎觉得孙权可以牵制曹魏,于是便对吴国暗送秋波。孙权看公孙渊这人不错,派使臣去封公孙渊为燕王。

这时公孙渊突然发现,原来东吴离自己隔着大半个中国,还是投靠曹魏比较靠谱,他二话不说竟然杀掉了孙权派来的使者。

看公孙渊杀了东吴的使臣,魏明帝曹叡觉得这人还算识趣。公元233年,明帝派使臣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

哪知公孙渊脾气很大,陈兵设甲,对使者恶语相向,勉强接受了封号。幸运的是这个时候,曹魏正被诸葛亮的北伐搞的不堪其扰,没有心思去处理东方边陲的这块蛮荒之地。

三国小说整体的基调是“尊刘贬曹”,目光着眼于刘备集团为延续汉家“正朔”和曹魏进行的斗争。

此时《三国演义》舞台的中央,正上演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斗智戏码,辽东方向的这点波澜自然无法站到聚光灯下。

小丑跳梁,自取灭亡

公元233年,是诸葛亮北伐的间隙,但诸葛亮在各处道口积蓄粮草,准备伺机而动。辽东这块地盘,有周边游牧民族部落的威胁,动荡不安,向来不被重视。

但是魏明帝还是觉得,这个不自量力的小国不收拾一下难解心头之恨。慑于蜀汉的威胁,曹叡一时不敢轻举妄动。到了公元237年,即诸葛亮死后的第三年,曹叡终于准备动手了。

237年,魏派毋丘俭征讨辽东,公孙渊率军在辽隧(今海城市)击败了毋丘俭。这一来公孙渊好像觉得自己成了军事天才,不用忌惮南方的魏国了。

公孙渊被胜利激励,自封为燕王,改了纪元,还刻了大印,送给鲜卑族的单于,拉上西边的兄弟一起到曹家“踢馆”。他在中原边境招降纳叛,下定决心要和魏国掰掰手腕。

公元238年,这个反复横跳的“燕王”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感觉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对抗曹魏,于是又向吴国称臣,隔着千山万水和吴国打得火热。

238年春天,不胜其烦的魏明帝把司马懿从西线调了回来,令其率军征讨辽东,打算彻底解决东部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