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搅他个天翻地覆(大章)

足利义满在李景隆转身离去之后,亦缓缓步出了鹿苑。不多时,他便抵达了皇宫所在之地。

这座倭国的皇宫,其建筑风格与唐朝时期的建筑颇为相似,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之间,尽显昔日盛唐之辉煌。然而,此时的皇宫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新即位不久的后小松天皇,正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御座之上。当他望见足利义满踏入宫殿之时,眼底不禁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悲愤之色。这位年轻的天皇心中愤愤不平。

自己刚刚登上皇位,本应大展宏图、励精图治,可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如同父辈们那般被幕府掌控的无奈局面,成为一个徒有虚名的傀儡皇帝!

“臣叩见陛下。”足利义满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礼,声音低沉而洪亮。

“将军快快请起。”后小松天皇强压着内心的不满,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一些。

足利义满站起身来,微微躬身说道:“陛下,明国使臣已然来到京都多日。此番他们前来,显然是来者不善呐。无论是在南朝还是在臣下这里,这些明国人都表现得极为傲慢无礼、毫不客气。”

后小松天皇眉头微皱,他当然知晓大明派遣了使臣前来,但此刻的他却是身不由己。并非他不愿意亲自与这些使臣接触交流,而是因为幕府的势力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将他紧紧束缚住,令他根本无法触及到那些外来之人。

“将军,不知需要朕做些什么呢?”足利义满听到后小松天皇如此谦卑顺从的话语之后,心中不禁暗自窃喜起来。哼,连堂堂天皇都不得不听从于我!想到此处,他脸上难以抑制地浮现出一丝得意之色。

只见足利义满皮笑肉不笑地回应道:“呵呵,陛下啊,此次您务必要召见那些明朝来的大臣们。待到会面之时,您只需想方设法稳住他们便可,至于其他事宜嘛,统统交由微臣处理就行。”

后小松天皇听完这番话,心里感到十分无奈。这些言语实际上说得相当露骨了,其含义再明显不过——让自己继续充当那个有名无实、仅供观赏的吉祥物角色便好,其他事情根本无需插手过问。

尽管心有不甘,但面对强大的足利义满,后小松也只能忍气吞声地点头应道:“既然如此,那一切就有劳将军费心了。”

后小松说话时语气极为谦和,仿佛真的对足利义满心服口服一般。而足利义满自然也是将这种恭维照单全收,听得那叫一个心满意足。

在他眼中,这位刚刚登上皇位不久的年轻天子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罢了,就算其父辈在位时有所作为又如何?还不是照样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

“陛下言重了,此乃老臣份内之事。”足利义满故作谦逊地说道,同时嘴角微微上扬,透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轻蔑笑容。

君臣二人闲聊了几句之后,足利义满向皇上施礼告退,转身缓缓离去。后小松站在原地,目送着足利义满渐行渐远的身影,直到那背影消失在视线尽头。只见后小松紧紧地捏住了拳头,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不满和愤怒都凝聚在这紧握的拳头上。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快步走向自己的寝宫。进入寝宫后,后小松径直来到床榻边上,伸手轻轻按下了隐藏在床边的一个精巧机关。只听“咔嚓”一声轻响,原本严丝合缝的床榻后方突然裂开一道缝隙,紧接着一扇暗门缓缓出现,展现在眼前。

后小松毫不犹豫地迈步走进暗门,脚下是一条向下延伸的通道。借着手中灯笼微弱的光芒,可以看到通道两侧的墙壁略显粗糙,上面布满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显然这条通道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想必是当初建造这座皇宫时就一并修筑而成。由于这条暗道乃是皇室机密,唯有历代天皇知晓其所在,因此即便是权倾朝野的足利义满对此也是一无所知。

后小松小心翼翼地提着灯笼沿着通道一直向前走去,随着脚步的深入,前方的空间逐渐变得开阔起来。当他终于走到通道的正中央位置时,停下了脚步。接着,他伸出手拉住身旁一根悬挂着的绳子,并用力扯动了几下。

片刻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在后小松的正对面,同样是一条幽暗的暗道,但此时却从暗道的门口处缓缓走出一个人来。待那人走近一些,借着火光可以看清,此人正是后龟山天皇!!!谁能想到,这条暗道竟然连通着两座不同的皇宫!!!

此刻,两位天皇就这样面对面地站着,一老一少四目相对,一时间谁也没有开口说话。整个空间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诡异的气氛,只有那摇曳不定的灯火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注:真实情况下,后小松天皇只有六岁左右,不过为了后续剧情,所以在后小松的人物刻画上会是一个少年。)

“你爹就是这样教你的嘛?”后龟山缓缓地开口说道,他那略带威严的目光紧紧地盯着面前的少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实际上,若是按照家族的族谱来论辈分,眼前的这位少年可是属于自己的孙子辈呢。

这一点,后小松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因为种种原因变得极为疏远,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尽管名义上还有着那么一丝亲情的维系,但实质上早已名存实亡。

此时,后龟山看着这个略显稚嫩但又充满朝气的年轻人,不禁微微一笑:“你我皆是这天皇之位的拥有者,就不必再说那些毫无意义的废话了。毕竟,咱们彼此所剩的时间可都不多啊。”说罢,他的笑容之中似乎透露出几分无奈和感慨。

紧接着,后龟山话锋一转,提起了当前局势中的关键人物。

“明国的使臣们,特别是那个曹国公世子,着实令人头疼得紧呐!想必足利义满那家伙心里也有所忌惮,生怕你会跟他有过多的往来接触。至于那位李景隆,更是一直在暗中观察,试图弄清楚我们三方之中究竟哪一方能够被他所用,亦或是能为大明带来利益。”

说到这里,后龟山的眉头微微皱起,显然对于眼下复杂多变的形势感到颇为忧虑。

“为大明???”

后小松满脸都是不屑一顾的神情,心中暗自思忖:这大明算什么东西,不就是大元的继承者罢了!想当年蒙古铁骑纵横天下,几乎无人能敌,但即便如此强大,最终还是没能战胜我祖上的英勇之师。

“怎么,你这家伙难不成还天真地认为那些明人就如同任人宰割的牛羊一般软弱可欺吗?你莫不是还觉得他们跟一百年前毫无变化?简直可笑至极!”后龟山语重心长地说道。

“孩子啊,你快清醒清醒吧!如今的大明可是拥有极为厉害的火器,比起咱们手中的弓箭,那真是强得太多啦!它们不仅射击精度高,而且速度奇快无比,杀伤力更是巨大。”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威力惊人的大炮,以及许多稀奇古怪但却极其致命的杀人利器。而这些,都是咱们所不曾具备的呀!”后龟山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着头。

“朝鲜李成桂又怎么样?”

“哼!那个李成桂,不过就是个善于投机取巧的家伙罢了。”后小松一脸鄙夷地评价道。毕竟,作为近邻,他对李成桂自然也是有所了解的。

然而,紧接着后龟山反驳道:“就算人家是靠投机取巧登上王位的,难道他就真的一无是处了吗?那么请问,你又怎样呢?你可有能力统率大军征战沙场?又能否治理好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呢?”

这番话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后小松的心头上,令他一时间无言以对。

后小松不说话...

“大明的太子和那些亲王们年纪其实跟你相差无几,但他们早已在那充满刀光剑影、生死搏杀的战场上数次穿梭往来了。想当年,明国太子率军攻打蒙古人时,更是亲自率领士兵,一马当先地冲入敌阵之中奋勇杀敌。这样英勇无畏的行为,你能行吗?”

此刻,后龟山正对着后小松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言辞激烈且毫不留情。而后小松呢,则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却是又恼怒又羞愧。

“我们目前所要做的事情至关重要,无论怎样,绝对不能让足利义满与明国的使臣建立良好关系。”后龟山目光炯炯地盯着后小松,语气严肃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