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她还在边上放了两头超五百斤的大野猪和两筐大雁蛋。
其实她更想放大白猪的,大白猪肥肉多,现在的人更喜欢。
但是怕深究,还是野猪合适。
而且,她农场里出来的野猪,质量也很有保障。
虽然肥肉没有大白猪多,但是比山里头的那些野猪也好多了。
而且,味道更为鲜美好吃。
至于蛋,农场里的鸡蛋个头大,也不好说。
当然野鸭蛋可就不一样了。
“叔,这些够吗?不然,我再整点别的,牛?”
“弄几头牛做壮劳力使唤?”
“哦!还有种子!这里的气候温湿,是种两季还是三季?现在还来不来得及?”
阿根叔没想到三梓晴会想到这方面,但还是道:“牛的事现在不着急。这些就够了。
至于种子,你先准备准备。”
他得做好安排,不然,怕是不好交代。
“好!你铺好路了告诉我,我来整。”
随即,三梓晴想到了什么,又道:“对了叔,桂省这么多山,气候又这么好,是不是可以发展一下其他的路?”
“你有什么想法?”
“我是在想,这里山太多,种粮食太费事,不如直接种果树得了。
不需要太费事打理,又能给大家带来额外收入。
不过果树种了也有点不太好。
需要车子运出去,可这里的路……”
桂省的是路真的很让人头疼,毕竟十万大山可不是吹出来的,山多意味着路难开。
在上一辈子,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中期,桂省的很多地方依旧没有水泥通路,只有一条条狭小的羊肠小道,每次下雨都坑坑洼洼泥泞得不行。
每次出行,只能依靠摩托车或者小电驴,要么就是电动小三轮。
稍微大一点的私家车都不一定过得去。
所以,要致富先修路,是很有道理的。
不然,就算果子长出来了,也能卖了,运不出去,也白扯,最后只有喂猪喂鸡喂鸭的命。
要么就是烂在树上。
阿根叔一听,也不由皱起了眉头。
种果树,他觉得可行,他知道三梓晴来处不凡,她的意见,很大肯定是得到过验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