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辛苦,只看墨求两只眼的黑眼圈就知道了。
陈言目光在六座被他命名为“青山炮”的大炮上来回扫视了几遍,嗅着空气中的硝烟味儿,努力压下激动的心情,转头问墨求:“多少发?”
墨求自然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振奋地道:“今儿我带人对这六座炮均做了综合性测试,第一百一十二号炮第一轮间隔半刻钟发一炮,炮管达到临界热度前一共发射了十四发,损毁度不超过两成;完整降温后的第二轮同样间隔半刻钟发一炮,一共发射了十发……”
陈言专心致志地听着他一一说明,将六座炮的实验情况一一说明。
六座炮,几乎花了一整天来进行实验。
在半刻钟的时间间隔下,第一轮的平均连发次数在十五次左右,那之后炮膛便再难承受直接发射,必须为它进行降温,等到炮身温度降回可使用的范围,才能再次装填炮弹和火药进行发射。
但因为每一发炮弹的发射均会对炮身产生伤损,所以后续每一轮可连续发射的炮弹数量会逐渐减少,第二轮通常能发射十发左右,第三轮基本就在六发左右。
至此,一门大炮基本没了,而且没有办法修复,只有更换新炮。
也就是说,这是消耗品,最终仅有能用的,就是回收破毁的炮身炮车重新融化。
以墨求现在的实验结果而论,就现在青山县的技术,一门大炮的寿命也就是发射三十发炮弹左右。
而一门大炮的造价,要超过千两银子,光这里做实验的六门大炮,就要花六千两银子!
而且,这还只是大炮的造价,炮弹是另计,每一发均不会低于一百两。
所以说,这是真金白银烧出来的跨时代科技。
射程上,现在的极限射程是一百丈左右,且落点误差最远达到了两丈,即使将射程减半,误差最远也要达到一丈许。
没办法,炮身的防震能力有限,导致火药引爆发射时炮管会产生较大的震动,改变原本的瞄准位。且误差产生的方向位移有随机性,现在基本没可能预判误差来调整炮管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