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金铃关内的那些士兵在被炮火轰炸之后,除了原先就已经布防在城门处的军队之外,其他的士兵也都躲了过来。
在城门被轰开之后,那些埋伏的士兵准备等着冷锋的军队进城之后,和对方展开肉搏战。但是却的悲哀的发现,对面根本就没有一兵一卒,而是更加猛烈的炮火。
人的血肉之躯怎么能够和炮弹抗衡呢!只是在短短的一个呼吸之间,城门就被炮火所覆盖。
城门周围原先就有数千名士兵在布防,再加上被炮火轰击而无处躲藏的士兵跑到了城门处,此时已经有接近两万名士兵。
金铃关的北城墙是依靠山体而修建的,城门是从山体的薄弱之处挖通,依据天然的地理优势建造的。
所以金铃关的城门也是十分牢固,比起这个时代的其他关隘的城门要厚重很多。而且在长长的城门通道内,左右两侧也修建了几条兵道。
这些兵道是在山体内部修建的,就是外面的战斗打的再激烈,也影响不到城门通道内的布防士兵。
这些藏身在兵道内的军队,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应付城门被攻破之后,外面的敌军进入金铃关时,从而对其发动攻击。
此种布局,可以说是固若金汤,就算城门被敌人攻破了,对方要想进入城内,就必须要经过这条长长的城门通道。
由于金铃关的城门是打通了山体修建而成的,所以他的城门比其他地方的城门都要宽,足足有五十米的宽度。
在这个通道之中,左右两边各有五个藏兵通道,每个通道之内可以隐藏二三百名士兵,十个通道就可以布防三千人左右。再加上城门另一端的防御工事,足足有近万名士兵守着这一处长五十米,出口只有七八米宽的城门通道。
这样的地理优势之下,进攻的敌人就算有千军万马,也别想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再加上跑过来躲避炮火的一万多名士兵,此时的城门内外已经有二万来人。如果按照这个时代正常的战斗规模来看,这些兵力完全能够应付数倍于己方的敌人。
就算是打消耗战,也是守城的一方占据优势。
而且城内还有几十万大军,完全能够坚持到援军的到来。可是他们面对的是冷锋这的军队,根本不按照这个时代的正常思路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