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求仁得仁,他们也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虽然他们的气势不弱,但是连袁同战这支军团的一轮齐射都没有撑过去,两三千人就已经倒了一地。
这个时候就看出来热武器对上冷兵器的巨大优势了,双方根本就是不一个量级的,也不是仅仅只靠勇气就能够弥补的。
袁同战在消灭了这支蒙古军队之后,并没有停留片刻,似乎只是随脚踢开路上一块绊脚石而已。
在冷锋这边的军队展开冲锋时,那些炮兵也暂时停火了。
一开始他们要确定自己的队友方位,以防误伤自己人。二来就是经过刚才激烈的炮火轰击,也要补充一下弹药。
而且这种强烈的炮击,对于炮兵来说也是一种不轻的负担。
任何热武器都是有后坐力的,威力越大的武器后,坐力也就越大。枪支是这样,大炮更是如此。
特别是大炮,不仅仅拥有着极其强大的后坐力,而且炮弹发射的时候所产生的巨大声响还有气浪,对于炮兵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适当的进行一番修整和补充,可以为了接下来的战斗做更加充分的准备。
虽然之前那轮炮击非常的猛烈,有效的打击了蒙古人的防守力量,但是接下来的战斗也同样重要。
双方在兵力对比上,蒙古人是冷锋这边的两倍多。就算冷锋的军队装备了先进的热武器,但是在金铃关这样一处方圆只有十来里的地方,几十万大军在其中展开战斗,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
特别是这里是蒙古人的大本营,他们占据了地利的优势,肯定能够给冷锋的军队制造一定程度的伤害。
这个时候炮兵的优势,就是在地面部队没有达到进攻位置之前,提前对预定的目标展开一轮炮火覆盖攻击。
这样一来,能够最大程度上的为地面部队的进攻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