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的百姓们又看了一回热闹,这次的热闹不同以往,不是什么大家族的秘闻,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禁令,而是商户们拿着几大车的药材粮食捐赠。
立马也就被写成话本子放到各大酒楼茶肆里面供说书人演讲了。
最后究竟筹集了多少药材和粮食,只有京兆府尹知道,本来这等事情不该轮到他这个职位头上,而是交给户部来掌管。
可是景康帝却说,“既然商户们都是去你们这里落了名字,那干脆此事就全权交给你们京兆府去办吧,事情经手的人越多,就越麻烦,你们务必要给朕完成的漂亮。”
其实,景康帝这次就是不想让户部插手,没办法,谁让蒋屹一开始的反对声最大呢?
就怕事情交到了他手上就变了性质,反正京兆府来做此事也不算越矩,还能让人放心一些。
蒋屹当然为此反对过,但是没用。
商户们捐药捐粮的反响比想象中还要积极和热烈,像单氏这样的大药商都是赶在第一批捐献的人。
他们的生意做到这个份上,自然是不会贪图蝇头小利,既然是要给朝廷卖个好了,干脆就多捐一些。
有小商户也生怕落后于人了,不够数量的,就是借,也要先给凑出来,捐上去才是。
所以,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商户的热络下,两天内就凑齐了三十五石药材,四十石粮食,超出预期太多。
而实际上,所谓的名额有限,就是什么时候筹够朝廷觉得差不多的药材和粮食之后,什么时间就有限了。
不仅如此,捐献成功的商户们,他们的名字还被写在了城墙的告示上,具体捐了什么捐了多少,向上往下看,一览无余。
这些人在京都的百姓中间又赚了一波好名声,甭管他们是不是有所图,可人家确实结结实实的捐了药和粮,帮助了普通的老百姓。
景康帝也很高兴啊,不管如何,有了这些物资,总算是能把均州那边的事情给稳定住了。
千里外的均州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