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清点,这批5000万贯的财物重达2500多吨,也就是500多万斤,还没把那些珠宝、古董计算在内。赵朗吩咐许贯忠、张横、杨蒋氏,把所有的珠宝、古董字画运回流求,金银、铜钱分开三份,一份2000万贯运回流求以作战略储备,一份1500万贯放在秀山岛,还有一份1500万贯则在加工后运至泉州。
之所以这样分配,是为了赵朗三年前已筹备的大计划,银行!
在这个时代,应称为钱庄。
钱庄这种金融组织,最早出现在明代初期,明代之前的宋代则有交子铺,再往前的唐代则称之为金银店或是柜坊。及至明代,政府欲专行纸钞,民间仍用银锭和铜钱,银、钱、钞三品并行,多种公私机构商号兼营兑换业务。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大明宝钞贬值,政府放松用银禁令,银钱公开流通。此后几代,由于私钱庞杂,铜钱轻重不一,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三者之间的比价差异大,变动多,兑换业更为发达。如嘉靖时大开铸炉,钱币名类繁多,单是制钱就有金背、旋边等几十种名目。在此情况下,贩卖铜钱和私铸私熔更多,于是乎,就出现若干专营铜钱兑换的金融组织,称为钱店,又叫钱庄!
钱庄就是这样隆重登场的。明代建成的钱庄,延续到清及民国继续发展。清以银两为主,兼用制钱,晚期加上银元、铜元和纸币,延伸到民国沿用,更为复杂多变。这五大类货币之间及其本身就有多种成色、版别、折价、鉴定、公估、兑换行情及地区差价等等的计算行用。因此,清初四朝时钱庄业务愈加活跃,除包揽兑换外,还大做存放汇和保管保证等业务,并发行钱票和其他票券,成为该期的主要金融机构,操纵兑换和银行大权。
赵朗设计的大宋钱庄不想一步就这么复杂,但基本的业务还是要包括,最起码的应有兑换、存放汇和保管保证等业务,最关键的是要发行货币。
赵朗不想一步到位的建立银行,他谋划的是趁着大宋出现了交子信用危机带来的金融危机,建立大宋的钱庄,大赚特赚富户、豪门的钱。只有赵朗这位在华尔街从事金融业的金融专家,才知道钱庄这样类似银行的机构那惊人的吸金和赚钱能力。
钱庄的几大要素:储备金、人才、制度、信用。
现在储备金有了,人才需要赵朗亲自培训,制度建设简单,脑子里有大把,挑选一些适用大宋的抄录出来即可;而信用嘛,则要经过积累与沉淀。现在有了5000多万贯的储备金,建立钱庄的时机已经成熟。
想到三年之后的靖康之乱,这钱庄暂时还是设在江南。杭州、泉州这两处商业最为发达,正是设立钱庄的最佳之处。这时期的交子之乱,加上方腊乱匪横扫江南,再有后期的金兵入侵,此时正是赵朗筹划钱庄布局之时,钱庄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浔阳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