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河州道的粮食问题至少解决大半,毕竟年前的干旱他是知道的,更何况这洪水把该冲的不该冲的可都是冲走了,况且受灾的面积不小,所以这粮食可是当前之要务。
谢洛白现在忙的是脚不沾地,苏县尉和张县尉还在用,主要现在是正是用人之计,已经是这个关键时刻了两人一点儿心思也不敢耍了。
决堤的洪水还在蔓延,所以这受灾的面积等于在不断的扩大,现在唯一好的一点儿就是现在终于转为小雨了,且已经有想停雨的趋势。
只要雨停了,这人员安置就会好安排的多。
虽说现在天气也日渐变热了,但是这下了雨再着凉的事儿也不会没有,越是这种情况也要注意。
上了年岁的人都知道大灾后易大疫,什么意思呢?就是地龙翻身和洪涝等大的灾难之后很容易发生疫情。
所以在这一点儿上虽然他没有经验,但是在他出发之前太子殿下曾经点过他,虽然当时觉得太子殿下过于小心,不过此时看来,还是小心为上呀。
江阑到达河州道的第一时间并没有见和河州道的刺史郑川,而是见了钦差大人谢洛白。
郑川为此更加忐忑,要知道他与江阑同为刺史,照理说有什么事情应该及时沟通的,但是江阑要直接越过了他见了谢洛白。
江阑的此举动让郑川有些惶恐,他猜不透这到底是上面的意思,还是江阑自作主张?
江阑和谢洛白都是干脆利索之人,见面就开始分配了毕竟受灾的可是两个郡县。
谢洛白负责的就是河南郡,而江阑就负责邺城郡。
谢洛白这也算是有帮手了,要不然就他一个人就是忙的脚不沾地,怕是也处理不完受灾的百姓。
这两人一商量就开始合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受灾百姓安置。
这下看着成马车成马车的粮食百姓们都震惊了,这圣上的旨意和措施这就来了?
王老五看着成马车的粮食果断闭嘴。
赈灾工作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有了江阑的帮助,这谢洛白才得了功夫休息了一二。
两日后河南郡出现第一发热的人,谢洛白提前有吩咐,所以消息一出就引起了谢洛白的注意。
大夫诊断风寒,不过谢洛白还是将城中各大药材铺的关于治疗风寒药材集中,以防万一。
关于风寒可大可小,是否具有传染性尚未可知,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