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张蔷与朝臣们一样,满心欢喜地以为,尽管这场雨姗姗来迟,但红薯与土豆尚可播种,玉米即便减产,也好过颗粒无收。
户部左侍郎范景文,一直负责新作物的推广工作。今年春夏,雨水稀缺,他为此愁白了头,接连上奏,恳请太后或小皇帝前往天坛祈雨。
在他的极力请求下,小皇帝平安在礼部的安排下,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祈雨。
端午节次日,京畿地区终于迎来了甘霖。据说,范景文当即冒雨出城,实地查看百姓耕种情况。
然而,谁料这雨一旦下起,便绵延不绝。
黄淮平原的冬小麦,自五月起,由南向北逐渐进入收获季节。但连绵的阴雨,严重影响了小麦的收割。不仅收割回来的小麦难以晾干,麦穗上的颗粒甚至开始发芽,只能作为牲畜的饲料……
原本对降雨的喜悦,瞬间转变为对涝灾的深深忧虑。
张蔷的脸色,日渐阴沉,仿佛比窗外的天空还要黯淡。小冰河时期的天灾,难道真要拖垮大明?
民以食为天,若无粮食,一切皆是空谈……若是在前世,尚可从海外进口粮食。但在这个时代,最大的福船不过五千料,载重仅两百吨。
民间的商人,绝不会冒着生命危险从海外运粮回来,而大明朝廷也无力组织如此庞大的远洋运力。
即便有运力,南洋各国是否有粮食出口也是问题。因为当地的土着根本不会种植庄稼,在南诸岛上耕种的,皆是来自福建、广东沿海下南洋的汉人。
还有西方殖民者开设的种植园,但他们种植的是经济价值更高的玉米、甘薯和土豆,运回西方作为种子……
后世有个墨菲定律,意指越担心的事情越容易发生。用华夏老祖宗的话来说,便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正当张蔷为今年的粮食减产而绞尽脑汁时,通政司送来了八百里加急。
丑时刚过,张蔷便从梦中被唤醒,连忙披衣坐起。能在半夜叫醒她的,唯有外敌入侵或重大天灾。
在外间值夜的大宫女阿清,连忙进来伺候她梳洗。张蔷摆手制止了她:“先把奏报拿进来。”
阿清出去,取来一份奏折。张蔷打开一看,不禁大惊失色!
卧了个大草,黄河这条大动脉,竟然爆血管了……
黄河在孟津渡河段发生决口,南岸二十多个县域受灾,上千万亩耕地被淹没。无数城镇、村庄被洪水吞噬,截至急递发出之日,已统计死亡人数九万一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