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对此也表示无奈。
以他们的年纪,对于西域的了解,都知道的太少了。
而这时,始终没有说话的荀攸站起身来。
“君侯,于西域一事,属下在进入凉州之前,已经做了一些考究。”荀攸开口。
嗯?
段羽一愣。
入凉之前?
段羽惊讶。
“公达在入凉之前便已经研究了此事?”
看着荀攸的段羽惊讶的问道。
荀攸面色平静的点了点头道:“当时属下只是猜测,以君侯的战略,未来极有可能会涉及到西域地区,所以在入凉之前,便从颍川收集了一些关于西域的大致情况。”
段羽眼神一亮。
荀攸,果然......果然名不虚传啊。
如果说荀彧是王佐之才,是如同萧何一般治理国家的内政大才。
那荀攸就绝对是三国数一数二的战略大师。
战略大师,和谋士还不相同。
谋士在谋一事。
而战略大师考略的是战略全局。
历史上曹操宛城之战大败,荀攸便在之前就已经做出了预测,说张绣不能硬敌,否则必遭刘表联合反攻,结果曹操没有听,后来曹操大败回来之后便向荀攸认错。
曹操在攻打徐州吕布的时候,因为时节已经错过,于是想要退兵。
但当时荀攸已经看出吕布是强弩之末,于是找到郭嘉阐述了一下弊端。
而设计掘开沂水、泗水灌入下邳的并非是郭嘉和荀彧两人,事实上是荀攸还有郭嘉两人一同提出的意见。
官渡之战,真正的战略布局,都是荀攸一手操刀,当时荀彧只负责在后方为曹操筹措粮草。
关羽之所以能斩杀颜良,这其中有一半的功劳是因为荀攸。
如果没有荀攸,关羽根本没有斩杀颜良的机会。
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开启。
袁绍首派颜良围攻白马。
曹操当时率军北上救白马之围。
荀攸认为颜良实力太强,不能正面对抗。
所以,在分析了一番局势之后,荀攸决定下令声东击西。
荀攸认为袁绍兵多,想要击破,就要分散其兵力。
于是派出一堆兵马袭击延津,袁绍当时便上当了,调转大军开始解围延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