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编一套培训资料吧,然后,让李东山同志组织培训。”
潘长青说:“他有时间?他现在身兼两厂,怕是忙的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吧?”
谢赟刚想发表一点资本家话术,就听李知新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
大家:“……”
心里同情了李东山一秒,该使唤还是要使唤他。
眼看李知新拿起电话就要打,谢赟赶忙阻止道:“你等会,我们教材八字还没一撇呢,让我们先把那一撇画出来再说。我琢磨着这事还可以做得更正式一点,既然我们要出培训教材,那就干脆直接出版。我们编好了之后,我去找省里的出版社,就以咱们研究院的名义出版。个人的名字就先不写了。行吗?”
潘长青笑道:“行吗?你要是能出版,署张三李四的名字我们也没意见,对吧?”
他又问其他人,大家都纷纷附和他。“没错,能出版,就能在全国各地发售,就能让更多人学到知识。就我们这一小撮人够干嘛的啊,国家那么大,人才越多越好。”
郑淑华说:“咱们分一下工,每人写一部分,咱们也挤一挤,抽时间写,别耽误研究进度。”
“成。”
材料科学与机械工程研究院全体研究人员开了个会,就编撰、出版一套应用技术教材达成一致。并且就教材内容、编写分工进行了商讨。
会议之后,谢赟根据讨论情况,撰写了一份会议纪要,让大家都在上面签了字,又盖上了研究院的公章。
这个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所做的每一件事,谢赟都做了详细的记录。
就比如,任城拖拉机厂委托研究院改进拖拉机发动机的文件,李东山是在上面签了字盖了章的。
再比如,之前东省汽车厂委托他们改进载重卡车的发动机技术和整体设计,谢赟也做了记录,下次见到汽车厂的老黄,让他也签字盖章。这事老黄知道,他本人年前去京城开会了,没能亲自过来,说是等年后再来一趟。
还有最初决定要从事钢铁方面的研究,研究院也是拿出了决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