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霸山破了

檄文很长,言辞尖锐、笔锋犀利,几乎是一夜间传遍了槐延关和周围几个州,传入肴山军中。可檄文到了民间全都是废话,在肴山军眼里更是狗屁不通,什么家国天下都比不上一口饭重要。民以食为天,人都要饿死了,天都要塌了,谁还管你硕粱皇都里、玉阶皇位之上坐的是人是狗,到底姓甚名谁?

黄大为率领先锋军列兵槐延关下,他不着急攻城,五千人整齐划一地喊“暴齐不寿,天伐无道”,只这么一句,五千人喊起来有气吞山河之势,可谓震耳欲聋,不仅槐延关上的守军听得清楚,就连城内也听得清清楚楚。当初薄先生让人在曲州府城关前也是这么喊,而今风水轮流转,局面却截然不同。

暴齐不寿,天伐无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没有陈、周联军,齐国或许还能撑个十年二十年,若齐国能出一位中兴明君,或许还能再撑个五十、一百年,可惜了,齐国寿数已尽、回天乏术。

肴山军在槐延关外一连喊了三日,槐延关守将一直固守不出,也不理不睬,好像只要肴山军不攻城,他们就一直拖下去。

就在第三日晚上,黄大为向祁霄建议,故技重施,像他们攻入嘉林关和刑天关那样如法炮制,刺杀槐延关守将,连夜夺下槐延关。

祁霄却摇头,只让黄大为明日继续喊,五千人不够,就两万人一起喊。

黄大为虽不明所以,但祁霄的话就是军令,他无条件服从,次日真领了两万人到了槐延关城下去喊。

肴山军就站在城关下,抬头便能与槐延关上的守军目光相接。

肴山军就这么又声嘶力竭地喊了一整日,到日落时分,黄大为沉了口气,正准备回撤,突然槐延关的城门开了。

城门洞开,没人出来。

黄大为抬头,深深皱着眉头,望着城关上,上面的守军也正看着他,个个面有戚戚然的悲色,却还是一个一个站得板正。

黄大为愣了半晌,没想明白这是唱的哪一出?空城计?可人不都还在城头上吗?请君入瓮?那也得派个人出来诈降吧?

就在黄大为踌躇之际,严川骑马赶来:“入城。”

黄大为惊讶道:“里面恐怕有埋伏,要不我先带人探一下?”

严川点头,轻声说道:“殿下的意思,分批进入,直接穿过槐延关,不做停留。”

“好,我带五千先锋军先入。”

黄大为带着人一路穿过槐延关,南边的城门也开了,直到他们走出槐延关一路畅通无阻。

黄大为向天射出一支响箭,告诉严川他们已顺利出城。

五千人之后又五千人。

祁霄身边带着宗盛、池越、余冉和李垚就跟在严川身边,混在寻常兵卒当中,旁若无人地穿街过巷,从槐延城中走过。他们是最后的五千人。

城中百姓都躲在屋内,探头探脑得看着肴山军,有几分害怕,又并非十分畏惧,躲是躲着,看也要看。肴山军在城关外围了几日,要攻城早开战了,却一直只是喊那一句话,百姓们头一两日还害怕得想挖地洞躲起来,后来却好似不害怕了。

肴山军跟他们是一样的,原本都是寻常人,耕田的耕田、织布的织布、贩货的贩货、砍柴的砍柴、打猎的打猎。而暴齐无道,才逼得他们不得不反。肴山军杀入了曲州府、攻破吕安府,人没少杀,但也收留了许多流离失所的人,还给他们分了田地,这样“劫富济贫”让许多人心里暗暗叫好。

天下大乱,天亡大齐,连守城军都不战而开城门,百姓更不可能与肴山军为敌、自寻死路了。

严川的人马到了南城门却被一人拦住。

“你可是肴山军主将严川?”

那人穿甲带刀,应当是守城主将。

“是,在下正是严川。”严川坐在马上,应了一句,又问,“你是何人?”

“在下槐延关守将邢叡。”邢叡突然拔刀,指向严川,“我放你们过槐延关,但你必须下马与我一战。”

严川看着邢叡,知道他是要寻死。放肴山军过槐延关他罪同谋逆,不忠之名他背定了,可即便如此,邢叡不愿战,不愿与自己的同胞相互厮杀。忠义不得两全,他唯有一死。

严川一跃下马,走到邢叡面前,向他深深一揖,别无多话,提刀便向邢叡挥砍而去。

邢叡虽报死志,但他无法接受自己死得懦弱,所以与严川相搏他使出了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