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朝廷猜忌

刘涛率领着部队终于抵达了那座废弃的城堡。城堡虽然破旧,但总算能为他们遮风挡雨,提供一个暂时的安身之所。

刘涛立刻组织士兵们进行休整和防御部署。他们修补城墙、清理营地、储备物资,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士兵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城堡的各个角落,他们的汗水洒落在古老的砖石上。有的士兵搬运着沉重的石块,加固城墙的薄弱之处;有的士兵则仔细地擦拭着武器,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战斗。

经过几天的努力,城堡逐渐有了一些生机。破损的城墙得到了修补,城内也被整理得井井有条。士兵们的体力得到了恢复,脸上也多了一些血色,士气也有所提升。然而,刘涛知道,这只是短暂的安宁,敌军随时可能发现他们的行踪,再次发起攻击。

就在这时,朝廷传来了旨意。原来,刘涛在战场上的一系列胜利和自主决策引起了朝廷中一些权贵的嫉妒和猜疑。这些权贵平日里养尊处优,对刘涛在前线的艰辛和功绩毫不关心,只在乎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是否受到威胁。他们在皇帝面前进谗言,添油加醋地描述刘涛如何不听调遣、如何擅自行动,说刘涛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

“将军,朝廷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在前线拼死拼活,他们却在背后猜忌我们!”一名将领愤怒地说道,他的脸庞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双手紧紧握着拳头。

刘涛面色凝重,心中虽然感到委屈和愤怒,但他还是冷静地说道:“不要冲动,我们的职责是保卫国家,清者自清。只要我们问心无愧,相信朝廷最终会明白真相的。”他的目光坚定,透露出对正义的坚信。

古代生存系统提示:“派人向朝廷传递真实战况,表明忠心。”

刘涛决定按照系统的提示行事。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思考着合适的人选。最终,他挑选了一名跟随自己多年、忠诚可靠且头脑灵活的亲信,让他带着详细的战报和自己的亲笔信前往朝廷,向皇帝说明情况,表明自己的忠心耿耿。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那名亲信在途中遭遇了劫匪,战报和信件都被抢走。这些劫匪其实是受了那些权贵的指使,故意埋伏在路上,破坏刘涛与朝廷的沟通。他们抢走了重要的信物后,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

朝廷没有收到刘涛的解释,对他的猜忌愈发加深。皇帝在那些权贵的煽风点火下,下旨,要求刘涛立刻班师回朝,接受调查。

“将军,我们不能就这样回去,这分明是那些人的阴谋!”士兵们群情激愤。他们围在刘涛的营帐前,纷纷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和担忧。

刘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不回去,就是违抗圣旨,会被视为叛逆,给那些权贵以更多的把柄;如果回去,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被诬陷定罪。

但刘涛最终还是决定遵从圣旨。他走出营帐,看着眼前一张张愤怒而又忠诚的面孔,说道:“兄弟们,我知道大家为我不平。但我们是军人,服从命令是我们的天职。我相信皇上会明察秋毫,还我们一个公道。只要我们心中无愧,就不怕任何污蔑。”

在出发回朝之前,刘涛再次对部队进行了安排。他与将领们彻夜商讨防御策略,细致地划分了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他叮嘱道:“无论我在不在,你们都要坚守城堡,保护好兄弟们的生命,守护好我们的阵地。”

带着满心的无奈和坚定的信念,刘涛踏上了回朝的道路。一路上,他思绪万千,回忆起自己在战场上的点点滴滴,那些与士兵们同生共死的瞬间、那些为了胜利而付出的血汗。他望着车窗外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分,不知等待自己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到达京城后,刘涛立刻被软禁起来。他被关押在一个狭小阴暗的房间里,失去了自由。那些权贵们迫不及待地对他进行审讯,试图从他口中逼出认罪的话语。

“刘涛,你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该当何罪!”一位权贵坐在高位上,恶狠狠地瞪着他。

刘涛挺直了脊梁,义正言辞地说道:“我对朝廷忠心耿耿,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卫国家,抗击敌军。你们这些奸佞小人,不要妄图污蔑我!”他的目光坚定而无畏,毫不畏惧那些权贵的威胁。

面对刘涛的坚决反抗,权贵们一时也无可奈何。但他们并不打算放过刘涛,继续想方设法地陷害他。他们在皇帝面前不断进言,夸大刘涛的“罪行”,试图让皇帝尽快定罪。

而在边疆,失去了刘涛的部队陷入了困境。敌军得知刘涛被召回京城,趁机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城堡中的士兵们奋力抵抗,但由于失去了刘涛的指挥,局势逐渐变得不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