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澡盆渡江

刘恪听得,忽的一阵鬼魅涌上心头,提议道:

“我部六万大军要尽数渡过长江,少说也得近千条船,我军船只吃紧,从民间也征调不了太多,既然如此,又要行虚实之计,不如从民间调用些澡盆。”

“澡澡盆???”

众将听得都有些懵逼。

船不太够用,很正常。

大汉只要有船,基本都投入到海贸之中去了。

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益太大了,就踏马跟抢钱一样,这船就是钱袋子,钱多了,得拿钱袋子装啊!

将拿去商用的船只,都调到荆南来,也不现实。

路途太远了,而且现在大汉的收入,不少都是靠和吕宋贸易,供货、补货、卖货,到处都得用船。

少一两条船没事,少上大几百条船,十有八九会出乱子。

可船只不够,所以选择澡盆渡江??

好像也不是不行。

用澡盆确实可以渡江。

就是费时费力不讨好,真乘着澡盆渡江,就算成功上岸了,将士们也已经筋疲力尽,剩不了多少战斗力。

敬道荣想了想,觉得自己已经领会了圣意,目光炯炯有神,扯着大嗓门嚎道:

“陛下妙计啊!”

“不错,既然如此,就用澡盆渡江!!”

“一来能让船只不那么吃紧,二来,还可以诱骗东胡人主动出击,把战场放到江面上。”

“东胡人的水性,不怎么好。”

“也就是军中一些,出身于荆州本地的汉人士卒,才识得一些水性。”

“加上江陵港里头的战船也不多,战斗力平平。”

“我军水师虽然未有出动,但大多都是南人。”

“基本都识得水性,即便所能征集到的渡船,都是普通的民用船只,在江面上的作战能力,也极为不俗。”

“当年陛下带着商船和步卒,就能剿灭横行南海的大海盗,只要东胡人敢在江面上进行拦截战,覆手灭之,不成问题。”

敬道荣无比自信,就像是站在长江上的大舰上一般,仿佛已经将战局尽收眼底,东胡人彻底败亡。

一时间,帐中诸将都有些被这种自信所感染到。

这个大胡子,是真特么勇啊!

不过转念一想,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敬道荣也没说错的地方啊!

当年皇帝就是带着几千步卒,和从世家大族手里搜刮来的商船,把盘踞南海多年的大海盗给灭了,还顺手平了夷州。

众将又是一阵议论。

皇帝再怎么能打,澡盆渡江多少还是有点离谱了。

这可是长江天险啊!

不过最后还是都认可了这一决策,毕竟是虚虚实实,又不是真要靠着澡盆和东胡人打。

要是真能让东胡人冒险,开船来到江面上,进行拦截作战,将登陆战变成水战,也算是惊喜了。

虽说他们这些人里,没几个懂得水战,但东胡人肯定比他们更加不堪!

定下计策之后,岳少谦忽然接过话,强调道:

“这渡江一战,岳某只有三点要提。”

“其一,灵活机动,其二,耳聪目明,其三,组织有序。”

“灵活机动,就是要保持大军的机动性,渡江不易,即便军师已定下计策,也不能轻敌。”

“一些粮秣辎重,不必要的东西,能省则省,务必要轻便,保证我军能够进退自如。”

“耳目聪明,则是必须消息灵敏,若有风吹草动,必须要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时刻关注东胡人的动向。”

“这最后的组织有序,应当不用岳某多言。”

“说得好!有军师和岳少保在,东胡宵小之辈,纵然再派出十倍兵马把守沿岸,我军也能轻易破之!”

魏成宪握紧了拳头,大力吹捧着两人。

这一文一武,就是军中仅在皇帝之下的第二、第三人,威望很高,能力很强,吹捧两下拉拉关系,不吃亏。

从最开始,魏成宪就一直在积极表现着自己。

像是那种汇报军情的事情,都是下头的传令兵来执行,魏成宪却亲自来报,也就是为了在皇帝面前不断露脸,表现一番罢了。

一边的雷兰见此,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魏成宪做的这么明显,即便是他,也已经察觉出了其用意。

不就是来抢先锋的嘛?

不过这也让雷兰,有了些危机感。

之前大汉军中缺兵少将,以他的能力,不仅稳稳当当的当着先锋,偶尔还有自领一军的机会。

但现在军中人才济济,而且以前一直跟他一同担任先锋的巴尼汉,又展现了十足的进步,还有个南越土著的身份,在军中有大量族人,已经给了他很大压力。

又来了个魏成宪。

那沙里別和敬道荣,看模样,似乎也武力不俗。

雷兰偷偷摸摸看了眼侯君延。

他喜欢行险,觉得侯君延也和他差不多,喜欢用奇谋。

但人家却是能独领一军的大将。

如果能请教一二,学上两手,就好了。

刘恪注意到雷兰的小表情,约莫也猜到了他心里的想法。

拿下长沙郡之后,孟徽和岳麓书院,着实给他带来了不少惊喜。

首先就是公羊儒基本够用了,虽然还没有个领头羊,但也能开始辩辩经,宣扬思想,开始投桃报李、以牙还牙。

对稳固统治、坚定北伐信念,以及号召天下的汉人百姓反抗东胡人,都是有用的。

“拿下川蜀之后,考虑开设讲武堂吧,就以岳麓书院为基础,文的要学,武的也要学。”

刘恪没过多犹豫,反正他是岳麓书院的院长,说一不二。

至于上任院长孟徽?

被他砍了。

你帮过石周曷聪,还是著名隐士,影响太恶劣了,不砍伱砍谁。

不过刘恪没动孟氏,反而直接让孟氏挑了个族中英才,担任长沙郡守,顺便还给了他们大汉商会的份额。

孟氏自然甘之如饴,孟徽是谁?真不熟。

不仅捧着朝廷,还带头批判了一番孟徽。

你就算拼着九族都不要了,也不能和东胡人沆瀣一气啊!

偷生小人,简直孟氏之耻,汉家之辱,皇帝杀得好!

雷兰还在想着学习进步的可能性,那边魏成宪直接开始请命了:

“陛下,既然都已经定下了,不如由末将来担任先锋。”

“末将可先行一步,率军前往渡口,再往沿海收集渡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五百条渡船应当不是问题。”

“咱们攻打荆南的速度很快,不仅是民间,一些东胡人遗留下的大小船只,也都没来得及撤走,加上咱们大汉乃是天命之所向,要想获得渡船,应当不难。”

刘恪点头,以魏成宪的能力,用作先锋,算是大材小用了。

不过作为降将,魏成宪想积极表现立功,倒也没问题。

而且虽然已经定下计策,有这样那样的渡江方式。

但总的来说,还是得按着常规的强渡方案,去做准备。

必须得全员登陆,如果只有大几千上万人,别说什么虚虚实实了,管你是虚是实,兵马不够,面对在长江沿岸,严防死守的东胡重兵,也只有被赶回水里喂鱼的份儿。

按照绣衣使与哨骑两方一同探出来的消息,算上石周曷阿邃支援而来的五万兵马,整个荆北起码有八万可战之兵。

这可不是小数目。

刘恪想了想,先锋至关重要,还是得给值得信赖的人员,便道:

“这一仗,朕另有安排。”

“不过魏卿新近归降,立功心切,朕也能理解。”

“按照之前军师之计,朕可与你三千兵马,以吕奉父为主薄,自领一军,自罗港而出,横渡长江。”

“若能成功渡江,也算是大功一件。”

魏成宪虽然没捞着先锋,但也比较满意。

兵马虽少,但能够自领一军就不错了。

只要自己好好把握,不,自己肯定能把握住。

东胡人有几斤几两他很清楚,确实很能打,但也确实打不过汉军。

有汉帝领军在孱陵港和江陵港之间,牵制东胡人,他在侧面偷偷摸摸渡江,应该不难。

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到手的功劳么?

立了功,再操作一番,他以后的地位,肯定比在东胡时,要更高。

“多谢陛下!”

魏成宪匆匆拱手言谢,立刻便带着亲兵,下去准备了。

一边的雷兰有点欣慰,魏成宪那么积极,还是没捞着先锋之职!

看来还得是自己!

很可惜,雷兰失算了。

“赵宁。”

“末将在。”

“朕令你为先锋,渡江后,当为首功。”

“是。”

赵宁拱手领命,言简意赅。

他不是个很会表露情绪的人,他的内心,远远没有言行那么简单。

当年他父亲,老顺平侯,在朝中世家重臣各种使绊子之下,不仅满门皆亡于战场,还让渡江之战,功亏一篑。

汉室再无重归长安的可能。

甚至临死前,都在大喊着渡江。

作为顺平侯一脉的独苗,孤儿赵宁是有这个执念的,继父兄之志,成父兄未竟之业。

当年在大汉仅剩一城,随时要亡国的时候,赵宁毅然决然,前来投奔,就是存着一丝丝心愿。

而赵宁投汉之后,皇帝就借着乱七八糟的理由,在朝堂上,将刻意构陷老顺平侯的世家重臣,拿棋盘给砸死了。

那时候,赵宁就已经深深记下。

这辈子,兴许真的有机会,带着汉军渡江,以慰父兄在天之灵的那一日。

兴许是三十年,五十年,但只要等,说不定真有机会。

只是没想到,机会来的这么快。

四年。

仅仅四年,就从一城之地,打回到了长江边。

这时候先锋一职,对赵宁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帐中众将都是一阵错愕。

赵宁居然在大帐里,还和他们在一起议事?!!

卧槽,居然见着没失踪的赵宁了??!

这可比长沙郡中百年难遇的暴雨,还要百年难遇啊!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四月。

汉军足足在长沙郡,休整了四个月的时间。

毕竟赈济洪灾中的灾民,确实耗费时间精力。

不过这也再度拉近了,汉军将士们和大汉百姓的距离。

所有汉军将士都参与到了赈济、救灾之中。

再加上年初陈伏甲从交趾送来,已经调教好的第一批写作监军读作政委的宣传委员,汉军将士的精气神,已经来到了巅峰。

中途还有些小意外,竟然有义士在汝南郡举义兵,号称“归义军”,带领农人百姓,反抗起东胡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