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曹勇讨逆

少年战歌 步枪子弹 3085 字 1个月前

杨鹏侧着头把耳朵贴在韩冰的肚子上。韩冰见状,芳心中不由的升起幸福的感觉来。韩冰哈哈笑道:“我听见小家伙在叫爸爸了!”

韩冰噗哧一笑,“瞎说!孩子都还没生出来,怎么会叫爸爸呢!”杨鹏抬起头来,说道:“我真的听见了!是两个孩子呢,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韩冰见杨鹏一副正儿八经的模样,不禁相信了,一脸渴望地道:“可惜我不能像你那样去听一听!”随即气恼地问道:“孩子们为什么只叫爸爸,不叫妈妈呢?”

杨鹏又贴着梁红玉的肚子听了听,抬起头来笑道:“这会儿叫妈妈了!”韩冰开心地道:“反正都是你说的,我又听不见!”两人说着贴心的话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韩冰感到有些疲惫,杨鹏见状,当即扶着她离开了大厅。

安顿好了韩冰之后,杨鹏回到大厅。这时,早就接到命令的张德芳和王开两人已经在大厅中等候了。杨鹏对两人吩咐了一遍,两人应诺,离去了。

视线转到广州。赵恒接到钦差从漳州传来的报告,声称张浚正密谋造反,大惊之下却也难以置信,毕竟张浚一直以来的表现可用完美来形容,说他要造反,别说皇帝不相信,就是满朝文武也无人能信。

然而不久之后,广州城内却传出了流言,说张浚已经与燕云接触了,正密谋造反,要和燕云方面联合拿下广州。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而且传播这些言论的人中有一些声称是漳州过来的难民,并且声称是他们亲眼所见的。

这些情况传到朝堂之上,赵恒和满朝文武都惶恐不安起来,对于张浚的信心不由的动摇了。再结合先前钦差的报告,只觉得张浚真的就是要造反了。有了这个想法,皇帝和满朝大臣都慌乱起来,太师黄琮道:“陛下,我们应该立刻采取措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众大臣纷纷附和。沈与求建议道:“应当立刻调集大军讨伐叛逆!”

沈与求这么一说,许多大臣便附和起来,只见人人歇斯底里地叫嚣,简直恨不得将张浚碎尸万段一般。

赵恒看向黄琮,问道:“太师以为呢?”黄琮稍作思忖,朝赵恒抱拳道:“陛下,兵贵神速。想来那张浚并未想到我们会这么快对他的叛逆行为做出反应,这正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平定叛乱的时候!吾皇圣明,应当即刻遣王师前往漳州!同时派出钦差大臣令其投降!在大军压境之下,他还能有何选择?只有老老实实向朝廷请罪这一条路可走!”

众大臣纷纷赞叹,这个说太师算无遗策,那个说太师料事如神,纷纷扰扰之中,张俊的事情仿佛已经解决了似的。赵恒不由的安心下来,道:“那么就照老太是的意思去做!就令曹勇为平乱大元帅,即刻率军赶赴漳州,同时令沈与求为钦差大臣,前往漳州招降张浚!”沈与求出列应诺,随即退回原位。

赵恒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对众大臣道:“诸位爱卿,无事就退朝了吧。”文武百官齐声唱诺:“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即鱼贯退出大殿。赵恒叫道:“老太师,你留下来。”黄琮停下脚步,应诺一声。

待百官退下,赵恒兴冲冲地问黄琮道:“老太师,皇宫修建得如何了?”黄琮笑着抱拳道:“因为陛下圣德动天,因此连日晴好,施工进度非常得快,目前大体框架已经完成,以如今这样的进度,相信明年年底之前就能大致完工了!”

赵恒十分高兴,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太师真不愧是朕之肱骨重臣啊!这样一件大事办得如此妥帖!”黄琮连忙拜道:“为陛下效劳乃是老臣的分内之事!”

赵恒高兴地点了点头,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道:“昨天我又收到了两封奏折,一封是曹勇的,他希望朝廷开源节流停止修建皇宫,而将资金用作军费,说什么如今时局紧张,朕不应当只顾自己享受,而应将有限的资源用作整军备战!老太师以为曹勇所言可有道理?”

黄琮扬了扬眉毛,愤然道:“曹勇太失礼了!身为臣子,怎能如此说话?君父所作所为都是有道理,岂容臣子说三道四!”赵恒大为欣喜,赞道:“老太师所言真是再对也没有了!”顿了顿,道:“那么我便将曹勇的提议驳回了!”黄琮道:“不仅如此,陛下还应严词斥责!也好叫他引以为戒不要再说出此种失礼的言语来!同时也是对文武百官的一番警示!”

赵恒点了点头,道:“还有一本奏折,是李特送上来的,说民间疾苦,认为朝廷不应该再增加税赋,并且应当裁减不必要的税赋。老太师认为此言可有道理?”

黄琮怒声道:“李特真是该杀!此番言论分明就是妖言惑众!他如此言语分明就是说陛下不顾民间疾苦,这不是将陛下视作昏君吗?身为臣子,如此言论,实在有失身为臣子的本分,其心可诛!百姓供养陛下,乃是天经地义之事,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百姓!再者说,朝廷征收的赋税,也是为了保卫大宋,保卫大宋不就是保卫他们那些百姓吗!所有的花销可以说都是必须的!如今百姓虽然生活稍有困苦,陛下却更加困苦啊!陛下都能够忍耐,百姓难道就不应该忍耐了?”朝赵恒一抱拳,“臣请陛下捉拿李特治其妖言惑众之罪!”

赵恒温颜道:“老太师所言极是。然则李特所言虽然可恨,但毕竟是为百姓上书啊,我若治他之罪,总是不大好的。便下旨申斥一番也就是了。”黄琮感叹道:“陛下真是太仁慈了!”随即愤然道:“可恨有些人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赵恒龙颜大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