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骥属于强行给自己加戏,人家本雅失里好歹是拥有350万平方公里(一说600万)土地的皇帝,岂能你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劝降的?
不过他的死给了朱棣借口,这一年七月,朱棣任命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武成候王聪、同安候火真为副将军,靖安候王忠、安平候李远为左右参将,率精骑兵10万,对北元发起了号称“第七次永清沙漠战争”。
塞国方面,蓝太平打下轮台后,并没有着急,而是在轮台休整一个月。然后101汽车旅与201骑步旅分兵两路,蓝太平部率领哈三仆从军继续西进,攻击阿力麻里(今霍城)。
南秀节部则与关西物流的扈从军南下,直取都城鸭儿看(今莎车)。
六月,塞国内阁在得到西征军事进展顺利的消息后,便宣布建立第七个行省,名为迪化省,意思是启迪教化。
迪化省包括关西七卫,以及全部东察合台汗国的领地,将近200万平方公里。
西部开发刻不容缓,刘学勤亲自定下以乌鲁木齐为省会,从而带动全省发展的战略目标。
为了促进移民,解决宗教问题,刘学勤给迪化省一些特权,比如使用奴工,准许奴隶买卖等。
但凡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教众,不分男女老幼,一律贬黜为奴隶。
塞国男子可以娶女奴为妻妾,并为她们赎身。但这些女子放弃信仰之前,只能持有绿色照贴,这是为穆斯林专设的。
持绿色照贴的人,行动方面受到极大限制,没有官方发放的特别通行证,是不能去往其它省份的。
奴隶贸易被官府交给西辽石油和关西物流两家公司专营,主要是朝廷直接干这事的话,好说不好听啊。
官府的批发价是0.6元/人,给两家公司的指导价格是1元/人,当然,其中姿色出众的女子肯定不会按照最低价交易就是。
其次是给土地政策,迪化的可耕荒地统一标价5毛钱一亩,这比玉门的戈壁滩的荒地还便宜很多。
政策出台后,大大小小的新农合闻风而动,纷纷来迪化跑马圈地。
最积极的还是纺织行业的公司,从纺纱、织布到成衣,全产业链上的公司,只要有些规模的,几乎都组建了新农合,准备在迪化种棉花。
此外,还有许多种胶菊的。因为胶菊种植主要集中在甘肃,这种植物放到四川及以南地区,叶子长得很茂盛,但产胶量变得极低,几乎没有种植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