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没冲出去,却直接取下马背上的长弓。
虽然吕布使用的“龙舌弓”,是《三国演义》中的杜撰,而其箭术可是相当了得,在东汉末年,足以称得上东汉末年的首屈一指。
那为什么说吕布箭术了得?
因为吕布“辕门射戟”之事,是真实发生的。
那时吕布已夺刘备之徐州,只许刘备暂住小沛。
此时,袁术派纪灵率三万兵马来攻刘备,而刘备只有数千兵马,肯定不是对手。
当时吕布与刘备的关系很是微妙。
一方面刘备本是好心收留吕布,吕布却偷袭夺其徐州,让吕布时感羞愧。
另一方面,吕布又因刘备离他太近(刘备驻扎在小沛),时时提醒他“这徐州本是我的”,更是让吕布感觉如芒在背。
两者相加,便致吕布寝食难安。
可吕布也不希望纪灵灭掉刘备。
否则的话,他就要直面袁术大军了。
于是,他应刘备求援来到两军阵前,射戟为刘备解围。
《三国志》记载:
布谓灵等曰:“玄德,布弟也。弟为诸君所困,故来救之。布性不喜合斗,但喜解斗耳。”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
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由此可见吕布箭术超群,绝对达到了出类拔萃的程度。
“鼠辈,不敢战便说不敢战,何来许多借口?”吕布也是无奈,只能在阵前破口大骂。
只不过,汉时骂人的词句太少,无非就是“贼子”、“逆贼”、“鼠辈”、“小儿”、“村夫”、“匹夫”等。
中国丰富多彩的国骂,都是后世慢慢积累出来的。
可见自汉以后,
在汉时,两军阵前对话,都是在“讲道理”。所谓道理,都是“诛心之论”,颇有春秋时期的遗风。
“三姓家奴,吾劝尔等速速乞降。否则待我家大帅到来,尔等必将死无葬身之地。”张合回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