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乡民们也窖藏了一部分红薯,留着煮粥吃,配合玉米面粥,简直是人间美味。
至于土豆,吃法就多了,既可以煮着吃,也可以做菜。
还有那些玉米杆与红薯藤土豆藤,不仅能烧火,还能给牛羊当饲料,为此安乐乡各家各户都买了几只羊。
而在客栈做买卖的少年们,个个都成了富豪,他们每人都拿出钱给家里盖了新房,有的还娶了媳妇,或者买了马。
沈昭更是赚的盆满钵满,当然,大部分钱财来自于皇帝的供奉。
因为她每隔几天就能收到几件青铜器与珍宝丝绸,然后在铜镜商铺上架出售,一次就能得到数百万钱。
作为回报,她就从商城购买一些治病药品送过去,或者发过去几件感应飞行娃娃,给小皇子小公主们玩耍。
某天,沈昭又召唤过来一根丝线,就见丝线上绑着一封信与一块玉佩。
打开信件,就见上头的字忽大忽小,好像是个孩子的笔迹。
读完信件,沈昭总算知道怎么回事。
原来这真是一个七岁孩子的祈愿,他说他母妃病了,总是发热咳嗽,却得不到父皇的神药,于是他趁侍卫们不注意,悄悄跑到祭台前偷了一根丝线绑在自己的玉佩上,希望得到社神垂怜,治好他母妃的病。
沈昭啼笑皆非,于是买了一些药,另外又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服用剂量,与一根丝线一起发了过去。
之后拿起玉佩看了看,将其在商铺上架,挂上九百九十九万的高价。
这是她存放东西的办法,一般人都不会傻缺到购买一个根本不值这个价的商品。
又两个月过去,眼看就要到腊月。
天空忽然下起大雪,路上的商贾也少了很多。
客栈内的少年们也闲下来,于是关闭三间门店,只留一间待客,几人围着火炉烤羊肉与红薯吃。
董先生则坐在暖呼呼的火炕上记账,又算一下自己与孙子这一年挣的钱,竟有十万之多。
有了这些钱,他就盘算给孙子娶个媳妇,或者送孙子去京城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