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京大的副校长率先发声,“咱们京大向来跟你师父的研究所有定向合作,不管是项目立项,还是人才输送,我们这边都可以以你方研究所为先,薪资待遇按副教授最高级别,但是你一周至少得上八节大课。”
现在京市正在召开全国高校招生工作,等到高考一结束,数万学子即将进入校园,符合教学水平的高校老师太缺乏了。
这不,京大和华大都在到处抢人。
华大的主任亏就亏在职位不够,有些条件副校长可以直接给,他却不能一口应下,得回去找领导商量着来。
教育局副主任本就是接到沪市局长岑国发的推荐信,特意过来说服纪晚卿去高校任教的,但现在京大和华大都递出橄榄枝,他自然是从旁鼓励,去那边都行。
京师大的校长在此时开口:“命题组的工作只有一周,咱们这个薪资待遇可能不是很好,但却是很有意义的!在古代,负责出题的主考官被学子们称为座师,以前至少得礼部尚书才能胜任呢!而且粗略估计,咱们首届高考,考生绝对有上百万人!”
纪晚卿觉着校长绝对拿这话劝服过很多老教授。
座下门生百万,哪个老师听了不迷糊!
“去命题组没问题。”纪晚卿思考着,“京大和华大,我还得跟我师父商量一下。”
京大的副校长松一口气。
他们以前和傅教授的研究所有些交情,如无意外应当是十拿九稳了。
不说别的,就冲他们这诚意,来得领导职位比华大高,就足以说明问题。
果不其然,傅老建议纪晚卿选择京大。
一是之前本就有合作,二是他们这里离京大更近,不管是以后带研究生还是去学校,都要方便些。
未来的工作确定,纪晚卿和京大签了意向约,十月三日去京大高校讲师座谈会,再正式签署工作约。
回到家,发现大门口挂着一个小布袋,里面放着些果糖奶糖,还有酥饼。
“哟小纪回来了。”隔壁婶子出来泼水,正巧看见,“这是胡同口那家给的乔迁礼,她敲门见你家没人,就挂门口了。”
纪晚卿和江澈初初搬来,也给各位邻居送了点小礼物,互相认认人。
她自诽当时送的不算寒酸,可一比起来,还是这家人更大手笔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