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京城事务8

像司礼监掌印这种重要岗位,也仅是帮皇帝盖盖章而已。

问题坏就坏在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家各自都有小心思,谁也不想被牵制,斗争在所难免。

皇帝就一个人,肯定对付不了人数众多,个个都是从科举杀场拼出来的大臣群体。

而作为时时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太监,便自然而然地充当起皇帝的参谋和眼线来,渐渐有了实权,或者叫影响力更为妥当。

同样情况下,大臣们与皇帝之间的权力天差地别,天然处于劣势,若想达成平衡,就得与宫内太监做些勾兑。

由此一来,太监群体在朝堂之上,便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面上,太监不得干政是红线,任何人不得逾越,可在历朝历代,这条红线基本形同虚设。

按照当下的潜规则,太监在效忠皇帝的前提下,同样有与大臣们勾连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借机牟利,另一方面,也能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宫内的地位。

作为宫内太监首领的乔仁,同样不能免俗。

说到这里,莫行云停顿下来,涉及到更深刻的朝堂纷争,他也说不明白,总之三者互相制衡,纠缠不清,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理清楚的。

随后,岳文雍又向江泉发问,就凭乔仁和元启帝的关系,怎么就走到这步田地?

江泉摇摇头,表示这么复杂的问题,他可回答不了,但要说乔仁对元启帝有抚育、陪伴、教养的恩情,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天历帝对太子一门颇为冷落,若不是乔仁内外倾力护持,岂能艰难走到今日?

总之,乔仁在太子宫中管事二十多年,功劳、苦劳一大堆,这次返家闲住,完全不合常理。

用江泉的话来说,或许过些时日,皇帝念及多年相处恩情,还会把乔仁叫回来吧?

岳文雍再次看向莫行云。

莫行云同样摇头,表示对宫廷之事知之甚少,无法做出判断。

沉思许久,岳文雍继续询问起来。

假设有小人作祟的话,乔仁回归的可能性有多大?

二人同时摇头。

假设乔仁不能回归,最终的结局会是什么?

二人继续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