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万岁,微臣有一事不明,敢请教皇上。自古以来,皇后母仪天下,乃是国家根本。今日皇上忽然提出废后,其中必有深意。还望皇上开示,以解微臣心中之惑。”
张廷玉的言辞之间,既表达了对皇上的尊敬,又透露出对废后之事的关切和疑惑。他深知此举非同小可,因此在询问之时,字斟句酌,以免触怒圣意。
皇帝闻言,微微蹙眉,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层层宫墙,看到了那背后的暗流与阴谋。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与决绝:
“张卿家,你可曾洞察这后宫深处,那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暗潮汹涌?在这紫禁城之中,朕的皇后,原本应是朕的贤内助,担当母仪天下的重任,引领后宫的风范。然而,她却被权欲蒙蔽了双眼,沉溺于权力的泥沼,行径之间,尽是那等见不得光、为人所不齿之事。
她原本应当以仁爱之心,关爱六宫,以宽容之道,治理后宫,却因一己私欲,将后宫变成了争权夺利的战场。她那颗被权欲腐蚀的心,早已忘记了皇后应有的职责,忘记了母仪天下的重任。这一切,都是因为权欲让她迷失了方向,丧失了初心。”
说到这里,皇帝的语气中夹杂了几分痛心与失望,
她为了巩固自己在后宫的地位,竟然不惜对皇嗣下手,其心机之深沉,手段之狠辣,令人瞠目结舌。她更是设计陷害那些无辜之人,用心险恶,令人发指。朕念及与她往日的情分,原本想给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希望她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
然而,她却执迷不悟,屡次犯错,毫无悔改之心。这样的行为,已经让朕对她彻底失望。若再让她居于皇后之位,那岂不是让天下人看轻朕的判断,让整个朝堂笑话朕的昏庸?朕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人继续在皇后之位上,损害皇家威仪,败坏朝纲。因此,朕决定废黜她的皇后之位,以正视听,维护皇室的尊严。
张廷玉听闻此言,心中犹如被巨石砸中,震惊得无以复加。他从未想过,废后之事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深远的内情,这让他对皇上的智慧与决断充满了敬畏。他立刻毕恭毕敬地躬身行礼,态度更加谦卑,语气也更加恭敬:“皇上圣明无比,犹如日月昭昭,微臣愚昧无知,竟未能洞察圣上的深意,实在是罪该万死。还请皇上宽宏大量,赦免微臣的疏忽之罪。”
然而,尽管心中惊惧,但他深知废后乃是国家大政,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国体的稳固与百姓的安宁。因此,他仍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进言:“废后之举,非同小可,这是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微臣斗胆,恳请皇上在作出决定之前,能够三思而后行,仔细权衡利弊,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皇帝轻轻挥动手臂,幅度虽小却充满威严,他眼神坚定地望着张廷玉,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度,示意他无需再费言辞:“张卿家,你的忠心朕心里有数,不必多言。废后之事,朕已经深思熟虑,决心已定,绝无更改的可能。这一点,你必须明白。”
他的声音虽不甚高,却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至于废后之后的诸多事宜,朕会亲自过问,一定会妥善处理,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安抚朝野上下,稳定民心。”
皇帝的双眸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每一个字都如同深思熟虑后的结论,让人不得不信服。他凝视着张廷玉,仿佛在告诉他,这个决定虽重大,但已在掌控之中。
张廷玉语气沉重地说:“皇上,顺治皇帝在位期间,虽然独宠董鄂妃确实引起了许多非议,但最大的错处并非在此。皇上,真正的问题在于他废黜了皇后,这可是动摇国本的大事。皇家颜面至关重要,我们不得不慎重考虑。”
他微微一顿,接着说道:“皇上,历史上废后之事并不多见,每一次都伴随着巨大的动荡。顺治皇帝此举,无疑让天下人对皇家权威产生了怀疑,甚至有人借机生事,对朝廷稳定构成了威胁。皇上,为了维护皇家尊严,稳定民心,我们绝不能重蹈覆辙。”
张廷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继续说道:“皇上,皇后乃国之母,地位崇高,废后之事涉及皇家颜面,不可不慎重。若真有不得已之处,也应充分权衡利弊,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皇上,请您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