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又见四合院24

一九五四年,二月五号,农历正月初三,星期五,天气晴。

今天是过完年上班的第一天,这个年是在福利院过得,年前,福利院,又多了八个小姑娘,最大的只有八岁。但是,我一上手,就知道,这姑娘这辈子,好好养着能不能活过六十都是个未知数。这可受了大罪了,寒气入体极深,稍微一打听才知道,这姑娘冬天穿着单衣,住灶房,还得用冷水给大家洗衣服,结果生生冻晕了,家里人也不管,这人还有气,就要往外扔,嫌死在家里不吉利。

正好被刚刚拿到大棒的去趟乡的妇联工作人员发现了,然后把人救了过来,暴脾气领队,了解情况之后,直接当场就把小姑娘的爹给崩了,妇联工作人员,战斗力就是这么强。现在领队还在家里做深刻检讨呢,但是给我说这件事的袁阿姨,说的时候眉飞色舞的,好像还很遗憾,怎么领队的不是她一样。剩下的小姑娘的家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送进去了,妇联要以谋杀起诉他们。这已经很收敛了,这还是限制了权力的结果,可想而知,以前是个什么节奏。

他们家的孩子,直接被送到社会福利院去,社会福利院和妇联福利院,不是一个体系,相对而言,由于妇联的强硬态度,妇联福利院的孩子生活水平略高一点,物质上可能没有区别,但是,在这里大家都要上学,就算是成绩不行,也必须有一技之长,很多还会安排工作,或者安排回农村。社会福利院,就不怎么管这一点,养大推给社会就拉倒。小姑娘被抢救回来之后,就被送到了这里,但是抢救水平太粗糙了,没办法,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条件。

和志愿者袁阿姨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就明说了,这个孩子,需要养的精细一点,要不长不大。所以这个孩子,绝对不能这里生活,不患寡而患不均,在这里别说没条件,就是有条件都不行。过年的时候,袁阿姨,就给我说,已经帮小姑娘找到了一个好一点的归宿,老两口,就一个女儿,47年牺牲了,没留下孩子,以小姑娘伯父伯母的名义,把小姑娘接走了,在这里办事,就得这么小心翼翼。而且老两口准备回南边,毕竟,北方太冷,确实不如南方养人。

今年在我的帮助下,整个福利院,终于吃上了一顿全白面的饺子,这一顿,最少是他们未来一年的谈资,甚至是未来十年的谈资,一点都不稀奇,明年,就会有新一批的孩子离开,开始独自面对新生活了,也不知道,他们走得时候,能不能和我走的时候一样,吃一顿滚蛋面条。

这个年大家过得确实挺开心,尤其是大年初一的时候,文工团还派了三个演员,给我们表演了一个小时的节目。

不说这些了,给大家聊点开心的,由于娄振华儿子,娄晓斌开历史倒车,导致了整个大院这个年过得都很压抑,为啥,工厂福利呗,自从50年春节开始,轧钢厂的年底福利都是挺让人羡慕的,两瓶酒,两盒烟,一块肉,几斤白面,十几斤小米,半斤红糖,一双鞋,一斤灯油,几尺布,以后每年只多不少,条件相当好。

但是今年,厂里明说了,由于娄晓斌大量抽调了一些资产要用于自己享受了,导致厂里资金紧张没钱发福利了。但是领导们会尽最大可能去找地方协调,给大家多少发点东西。所以今年,大家发的东西并不算多,一个个的都在偷着骂娄晓斌不干人事。大院里有好几家是在厂里上班的,总体环境本来就不会太好,结果临过年了,大家还被老聋子来了一波集体背刺。在何雨生系统的辅助下,两个人恢复的倒是也快,虽然没有痊愈,但是正常行动没啥影响了。

还记得何雨生的姻缘符吗,这玩意终于发威了,两个人的黏糊劲大院里都没看出来,毕竟谁也不会往这个方向想不是。但是,阳历年年初的时候,两人居然一步一颠的跑到区里要登记结婚,这件事把区里工作人员,都吓傻了,老夫少妻,老妻少夫,他都见过,但是这么离谱的年龄差还是第一次见。把人都整不会了,整个人连滚带爬的就去找领导去了,通过小鬼看的我也是直乐。

领导估计也是第一次见这个场面,一时也没有办法,但是急中生智,就让两个人去街道开介绍信来,没有介绍信,不予登记。领导后来给办事员解释说,这种事让街道去办,街道更了解情况,就算是不让他们结婚,也得由街道去干,毕竟这玩意丢一个街道的人。没事不要挑头,他们肩膀都嫩,不如街道的肩膀宽敞,挑不了干涉婚姻自由这么重的担子。这就是两个留任官员,老油条在培养小油条,讲究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么玩很正常。

实际上这个时候,婚姻登记,普通人很简单,根本就没有那一道一道的审核,基本上就是登记的时候,有工作人员,找双方聊一下,看看是不是自愿的,在宣读一下一些婚姻法的东西,就可以两个人结婚了。但是,他不想担责任,就把这个活踢给街道了。

两个人到了街道,街道工作人员,都知道老聋子约等于王主任的亲妈,所以两个人根本没说什么事,就被直接拉到了王主任的办公室里。知道了前因后果的王主任,眉头都拧到一起去了,这要是简单的老妻少夫,还好办,但是无论是大院里面,还是他们的邻居,都知道,这两个就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亲祖孙,要是让这一对成了,别说她的椅子不保,整个这一片的人走出去都抬不起头来。到时候,是她批准的,这附近的老百姓都能把她给撕了。所以这一次,无论老聋子说什么,她都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