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目前处于穿越地下冰川带的关键时候,也只能瞒住,否则工人们会被内心的恐惧给打倒。
现在最忙的依旧是技术部和勘测部门,穿越冰川带的隧道建设,需要超前地质预报,也就是说地球物理探测手段一直不能停止,地质雷达和瞬变法等技术提前探明冰川带的位置、规模、含水量等关键信息都是必须要做的事,这样是为了给施工队伍提供较为精准的各类数据。
第二是必须要调整施工工艺。
特别是李建国近期提供上来的地质勘测上,出现了需要进行爆破的花岗岩等硬岩层,因为其质地坚硬致密,抗压强度高,这种岩石能承受较大的应力。
也是李建国和严卓宇选择这样的地段穿越冰川带的原因,因为它们够坚强,够致密。
但同时给开挖带来了难度,这样的硬岩层非一般机械可以开挖,只能使用高能量的炸药来破碎岩石,而且爆破后产生的石块也会比较大,较多。
对于页岩这样的沉积岩,层理明显,强度相对较低,遇水后有可能变软,爆破时容易破碎,但又产生了另外一个情况,就是如果岩层过度破碎,造成超挖或隧道壁面不平整,甚至是有可能破坏了冰川带的溶洞结构,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也就是说,目前他们面对的山体,是他们历尽千辛万苦选出来的可以穿越冰川带的山体,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施工困难和危险。
这对于施工工艺有着空前的考验,随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施工工艺,成为必须要做的事。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在开挖时需要采用控制爆破技术,减少周围冰川岩体的扰动,防止因过度震动而引发冰川融化或者坍塌。
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强初期的支护措施,比如采用钢拱架、锚杆、喷射混凝土等联合支护体系,提高隧道在冰川地质条件下的稳定性。
再者是排水系统,建设完善的排水系统,及时排出因为冰川融化产生的积水,避免积水浸泡隧道底部结构影响稳定性,并且会对排出的水进行监测,防止其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种种这些需要注意的及需要提前构建的,都加大了工人的工作量,也必须各技术部门和勘测部门与建设的工人们联合交流更紧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