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德望着床上卧病的父亲,心中充满了悔恨和怨气:“父亲,你当年为何要那般残忍无情呢?如果你没有那样做,现在被封为男爵的便是我了。”
然而,朱元璋却以德报怨。当他重返故乡时,他赐给了金德土地,甚至豁免了他九个月的租金。但金德的儿子们却认为这远远不够。
金德的心情愈发沉重,内心的愤怒如同发酵的酒,多年的时光也无法稀释这份深仇。
他曾经无情地虐待朱元璋,但即使是泥土塑造的人,也有其不可侵犯的尊严。朱元璋可能在心中早已策划着如何让金德付出代价。
近日来,金德被恐惧所困扰,夜不能寐,食欲不振,迅速地衰老下去。
然而,金德不敢将这一切告诉他的儿子们,因为那个曾经的存在,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触碰的禁忌。
金德的儿子们对失去的男爵地位念念不忘,心中充满了深仇大恨,他们多次在咒骂父亲后,气愤地离去。
金德突然有了片刻的清醒,开始意识到为何朱元璋不再找他麻烦。
只要明朝依旧存在,金德家族就注定要生活在遗憾和恐惧之中,家庭破裂,兄弟姐妹四散飘零。
朱元璋疑惑地自问:“这个怪物……是我吗?”
叶锋继续讲述着悲惨的往事:“父母和哥哥们一个接一个地饿死,嫂子带着孩子们上街乞讨。
朱元璋本人和他的弟弟也被迫分开,为了生存而各自奔波,这个家庭最终破碎不堪。
在古代,成为和尚是一项既有声望又稳定的职业,尤其在元朝,佛教享有极高的尊崇。和尚们通常不必支付租金或各种税收,这使得一些富有的寺院地主甚至比男爵还要富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权势滔天的和尚甚至能够在朝廷中担任文官。
在江淮地区遭遇的那场大旱中,普通人饿到连面条都吃不起,而寺院却依然有充足的食物供应。
朱元璋洞察到了这份财富的秘密,于是他前往大觉寺,毅然决然地剃度为僧。他在寺院中负责做饭、洗衣、扫地等各项杂活,虽然时常遭受欺凌,但至少他能够温饱度日。
寺庙内藏有丰富的书籍,对于在此之前几乎没有机会读书的朱元璋来说,这无异于一只老鼠找到了一个装满麦子的仓库。他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勤奋学习,逐渐掌握了读书和写字的本领。
然而,外面的灾难并未停止,越来越少的人发现了寺庙的财富秘密,前来讨饭的人数逐渐减少。结果,大觉寺的灾民人数也随之下降。
住持语气严肃地说:“寺庙规模较小,田地收成不佳,库存的食物所剩无几,你们还是出去化缘吧!”于是,一群和尚被派遣出去,四处乞讨食物。
尽管他们对外宣称这是“化缘”,但众人心里都清楚,这实际上是为了寻找食物的生存之道。
天空描绘出一幅新的画面。朱元璋背着简陋的包裹,手持一个乞讨用的碗,踏上了一条充满艰辛的旅程,在这个世间漂泊。
听闻南方的合肥和西方的河南有所丰收,朱元璋便决定向南前往合肥,向西前往河南。
在漫长的旅途中,他遭遇了无数的艰辛,翻山越岭,历经千辛万苦。每当远处升起的炊烟映入眼帘,他便向着那里前行,诵念几句佛经,往往能够获得超出他所期望的馈赠。
有时,他得到了几枚硬币的施舍;有时,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温暖了他的胃;有时,一块简单的面包和一句诅咒伴随着他的旅程。
由于朱元璋无力承担旅馆的费用,他只能选择在野外露宿,以广袤的田野为床,以清晨的蓝天为被。
他凭借双臂支撑,仰望着满天繁星的天空。
唯有在他成为一名乞丐之后,他才深刻体会到平静生活的重要性,即便它充满了贫穷。那种贫穷但无需乞讨的日子,那种生活在相对和平中的时光,都是如此珍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个充满冲突和灾难的世界里,稳定的日子似乎遥不可及。
在回顾自己这段漂泊的生活时,朱元璋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每个清晨,我奔向战争的硝烟,每个傍晚,我带着疲惫的身体躲进一座古老寺庙的怀抱。我依靠着峭壁,拥抱着蔚蓝的天空,倾听着夜猴的哭声,那声音中既有悲伤也有温暖。我的灵魂在四处游荡,寻找着父母的踪迹,但他们却如同幻影般无从寻觅;我的精神迷失在茫茫人海,身体也被疲惫所困扰。西风吹过,突然间,细雨化作霜冷。”
这些故事中的许多仿佛被风吹散的落叶,
在无尽的风中飘散,我的心情犹如沸腾的锅中翻滚。
几位战士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他们曾看过朱元璋早期生活的视频,将他塑造为一个来自富裕家庭的粗暴青年,对学习并不热心。然而,朱元璋并未放弃学习的机会,他所撰写的文章条理分明,表达清晰。
《公猴书》中有言:“一丛草遇到疾风,能行千里,随风起舞。”这恰似描绘了一位流浪者的形象,猴子的哭声与夜空相融合,令人不禁想起《蜀道难》的壮阔。
若非因为这皇帝的头衔,人们或许会误以为这诗篇出自职业诗人之手。
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各异,战士们注重技巧,而普通人则更易与情感产生共鸣。
韩地壮手中握着一个果汁罐子,犹豫了一下,他眼中充满情感地沉思着那些诗句:“我的灵魂在寻找我的父母……”
他想象着那个场景,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他的父母并没有饿死,而是活到了高寿,甚至在某段时间被项羽俘虏。因此,韩地壮发出了那句着名的话:“与父母共饮一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