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儿接过林三娘手中的两根长筷子,小锅里煮着两扎葛丝。伯娘是想知道穗大穗小呢,松县的说法很有意思。
顾云扯过她耳朵笑着道:
“长得可好,你改日去瞧瞧。”
胡伯娘陪她们笑,即便她不说去,等收谷子时定然少不了她。
前半年风调雨顺,他们抓住了好运气,头一年开的生地竟然能有收成。
就目前已经抽的禾穗来看,亩产能保住良田的一半,这已经与他们当佃户时齐平了!
弱苗瘪穗也有许多,不过大家都很知足。
絮儿过来是找她们打山杏的。
“陈婶,爷爷说接下来几日没有雨,山杏该趁早收回来,不然怕是不好晒。”
小枣和巧织没摘多少草珠子回来,明日她们还得出去再搜罗一圈。
林三娘顿住手恍惚了一瞬,喃喃道:
“一晃杏子都熟了,过得真快。”
顾云接话:
“正是呢,等收完了山杏,就到了出松蘑和榛蘑的时候,收完谷子去找野豆子……”
絮儿将煮好的葛捞出来放进凉水中,晾晒之前还有一步清洗。
女子们结伴而行,找一处较宽的水面,利用溪流将煮得软烂的皮层冲掉,只留下偏白色的柔韧部分。
没多久下游一阵叫喊声,听着应该是抓到什么好东西。小枣巧织心不在焉地干着活,恨不得让眼睛耳朵顺流而下去瞧瞧热闹,再自己游回来禀告。
顾云看着没剩多少,况且小子们不回去,自家闺女也做不成菜。
“你们四个小丫头,快别在我眼前游魂发呆。”
林三娘柔声道:
“絮儿带她们去看看收获多少,若是不够,正好在菜地摘一些带回去。”
絮儿应下,小枣乐得蹦跶,跳起来时受水流压迫,落水时难免溅周边人一身的水。
顾云管什么长辈晚辈的,用手撩起水去打小枣。
“黑丫不许走,我让你笑,等会儿跟我们回村也这样笑着走,不然看我怎么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