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显在离开余杭之前,就已经先给纪老夫人下了帖子。
他不是顾头不顾尾的人,想要让纪青霭对自己熟悉起来是一方面,而同时,李同显也不想让纪老夫人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印象。
上辈子,李同显就知道老夫人不是什么迂腐之人。能在这把年纪还约着自己从前的姐妹去听曲儿,还喜欢带着自家孙女去街上酒楼里尝试新出的佳肴,就不是什么墨守陈规之人。
纪青霭在翻开拜帖一看时,愣住了。
这还真是李同显给她祖母下的拜帖,对方的意思在上面表述很清楚。年轻后生初来乍到,主动拜访街坊邻居。
“这可不是只有我有啊,人家可跟周围的人都下了帖子,诚意十足啊。”纪老夫人笑眯眯说。
这怎么就不算是知礼守礼呢?
纪青霭:“……”
等纪青霭回到自己的阁楼时,她刚沐浴完,坐在靠着大窗户跟前的软榻上看着夜色。
纪家老宅即便是到了晚上,庭院里也不像是旁人家那么昏暗。
纪家不缺钱,而老夫人更是个跟寻常人不同的主子。
庭院里到处都有纱灯,照得一片通明。
纪老夫人说,若是家里进了贼,或者出了什么突发的事故,敞亮的庭院自然是比那昏暗的庭院方便不少。
何况,不论是自家孙女,还是在外面那些值夜的丫头婆子或是小厮,晚上面对着的也是一番不同于白日的美景。
只不过是多花费一点银子而已,就是方方面面受益。
何乐而不为?
纪青霭现在就趴在窗户跟前,看着下面的夜景。
当初李同显问她喜欢什么样的院子的时候,纪青霭描述的,几乎就是自己的院子。她没有说谎,她家的庭院里,花开四季,繁盛蓬勃,似乎永远都不会有凋败。晚上在纱灯柔和的光线下,那些娇艳的花看起来更多了几分温柔的清冷,实在是令人百看不厌。
春麦站在纪青霭身后给她擦头发,纪青霭的头发又多又浓密,乌黑发亮。曾经纪老夫人看着她这头长发很是感慨,说她身体的养分都被这头发给吸走了。但看见孙女有这么一头好头发,又觉得高兴,当真是矛盾得很。
春麦给纪青霭的头发擦得半干后,就拿起一旁的膏体瓶,用小竹条挖出来一块带着淡香味道的膏体,揉在了纪青霭的头发上。
“诶?!春麦,你看对面。”纪青霭本来是在看风景的,但忽然瞥见远处的张宅,或者说,现在应该是叫李宅。
“那边是不是在盖高楼?”纪青霭惊讶道。
一般人家,没有谁会在家里盖高楼。一来,这需要府衙的允许,二来,造价花费会高出不少,而且不太实用,属于浪费银子的行为。
她们家有她这阁楼,都是因为祖母对她的偏爱。
春麦顺着纪青霭手指的方向看去,“好像是的。”春麦也看得不是非常清楚,她们庭院里虽然有纱灯,但是隔壁可没有。
“那你快把我的千里眼拿过来,我看看!”纪青霭声音有些急促。
千里眼这玩意儿还挺重的,不过因为纪青霭常年不能出门,在家里无聊,倒是用得还算是频繁。春麦很快就从床榻尾的柜子里拿了出来,递到纪青霭跟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纪青霭抬着千里眼,凑过去看,喃喃道:“还真的是一座小高楼呢,都已经搭建得差不多了。天啊,这也太快了吧?当初祖母给我修建这阁楼的时候,听说都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而且,纪青霭没有说的是,对面的那高楼看起来比自己这阁楼都还高不少。
不过现在对面都已经停工,没有灯光,看不清楚全貌。即便如此,都能让人看出来是挺高的高楼,不知白日见了,是什么模样。
纪青霭有点惊讶,难道李同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