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逸心头一凛,京城来人?
莫非是为水利工程而来?
他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故作镇定地问道:“何事?”黑衣人压低声音道:“说是奉皇上之命,前来视察水利工程。”郑逸点点头,示意黑衣人退下,独自一人站在山坡上,望着远处闪烁的灯火,陷入了沉思。
回到府邸,郑逸立即召集了工部的官员和工匠,将朝廷派人前来视察的消息告知众人。
他面色凝重,语气坚定地说道:“此次视察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成败,也关系到百姓的福祉,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做好一切准备。”众人闻言,纷纷表示将竭尽全力,配合王爷的工作。
郑逸回到书房,将工程的各项资料和数据仔细整理了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他挑灯夜战,仔细核对每一项数据,认真检查每一份图纸,一丝不苟,不敢有丝毫懈怠。
昏黄的灯光映照在他专注的脸上,更显出他眉宇间的坚毅和自信。
窗外,夜色渐深,寒风呼啸,但郑逸的内心却如同燃烧的火焰般炽热,他充满了斗志,决心要将水利工程进行到底。
数日后,朝廷专员抵达当地。
为首的官员名叫李明,他身材高大,面色严肃,不苟言笑,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李明一下轿,便直奔工地,仔细察看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他时而皱眉,时而摇头,神情严肃,似乎对工程并不满意。
郑逸在一旁陪同,始终保持着镇定自若的神态,耐心地解答李明的每一个疑问。
“王爷,这工程的规模似乎比朝廷的批复要大得多啊?”李明语气冰冷,目光锐利地盯着郑逸。
郑逸微微一笑,从容地答道:“李大人明鉴,下官之所以扩大工程规模,是为了更好地造福百姓,长远计,利国利民……”
郑逸从袖中取出厚厚一沓资料,一一展示给李明,从工程图纸到预算明细,再到当地百姓的联名请愿书,事无巨细,井井有条。
“李大人请看,这是下官对工程扩建的详细规划,每一笔款项都有据可查,每一个步骤都经过反复论证。扩建工程并非下官一时兴起,而是基于当地实际情况做出的必要调整。”郑逸语气沉稳,不卑不亢。
李明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他眉头紧锁,目光在资料和郑逸之间来回移动。
起初,他的脸上充满了怀疑和审视,但随着他越看越多,他的表情逐渐变得缓和,眼神也渐渐亮了起来。
最后,他长舒一口气,将资料放回桌上,脸上露出一丝赞赏的笑容。
“王爷用心良苦,下官佩服。”
郑逸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感到一股热流涌上眼眶,激动得几乎要热泪盈眶。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恭敬地向李明行了一礼。
“多谢大人理解。” 他暗自庆幸,这场危机终于化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