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雍亲王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福晋尚在闺中时便有善良宽和的名声,听荷这一举动,确实是为了妹妹的以后考虑。
谁知后来雍亲王府出了变故,听雨送来的家书被佟佳贵妃的贴身宫女撞见,佟佳贵妃是个聪明人,一眼便看出其中的算计,先帝晚年猜忌心重,什么事情都要讲究制衡,他们父子俩一脉相承,佟佳贵妃可不信身为最后赢家的雍亲王会是个情种。
听荷得知此事后,就对雍亲王充满了怨恨,谁知听雨并没有死,那一顿杖刑是冲着要命去的,将听雨的下半身打得血肉模糊,还是侧福晋的宜修将濒死的她救下,养在了乌拉那拉氏的庄子里。侧福晋那一次救了好几个人,大都在宫里有亲眷,属于她自己的关系网,最初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听到这里,沈眉庄忍不住咂舌,难怪那时被她剪去势力的皇后依旧能对碎玉轩、延禧宫甚至是永寿宫下手,这些人脉也不一定要立刻派上用场,但总有用得到的时候。
听荷道:“她将听雨救下后,并未第一时间透露出来,奴婢那时只以为听雨已经殒命,每日当差都魂不守舍的,有一日奴婢奉贵妃娘娘的命,将几盆月季送去御花园,留作第二日赏花宴用,就是那一日,奴婢撞见了一桩大事。”
“雍亲王福晋的死,乃是她的亲妹妹和姑母一同设计的。”
弘晖死后,宜修还没来得及悲伤几日,就被雍亲王要求去给福晋安胎,她笑盈盈地应下此事,转头便入宫见了德妃,毫无疑问,宜修绝对比柔则更适合做皇后,况且当时的德妃还在妄想小儿子登上帝位,巴不得雍亲王府越乱越好,于是两人合谋,德妃负责安排雍亲王府正院伺候的下人,而宜修要亲自动手,叫柔则母子为她的弘晖偿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这样的秘辛,奴婢一时慌乱,打翻了花盆,当日去御花园布置的不止奴婢一人,她们虽听到动静,也不好贸然寻人,奴婢与贵妃娘娘多少有些主仆情分,因此奴婢一回宫便向她求了情,设计离开了咸福宫,这才避开了后来德妃对咸福宫下人的清洗。”
这样一来,就和浅书查到的消息都对上了。
后来新帝登基,宜修成了皇后,便开始收拢从前埋下的暗桩,听荷也收到了听雨亲笔所写的家书,她和听雨写家书时会在字的右上角做标记,那信,确实出自听雨,她甘愿受宜修差遣,不止因为听雨,也因为她认为宜修和她有同样的敌人。
“皇后本就出自大族,我们这些人,不过是留作后手的暗桩,因此奴婢平日里并不需要做什么,只要当好差,等她吩咐便可。娘娘刚入宫时并未被她放在眼里,奴婢暂时也没什么用武之地,直到娘娘成了锦贵人,皇后才叫人联络了奴婢,要奴婢想法子进入常熙堂,取得您的信任。”
但那时皇后的注意力更多是在甄嬛和华妃身上,对于沈眉庄还不算特别重视,听荷这里也只是随意吩咐了一句,若她自己能成事自然是好的,可若成不了事,也没什么影响。
“奴婢向来信奉鸡蛋不该放在一个篮子里,那日在御花园与娘娘相见,是奉皇后之命,但也有自己的私心,宫中人人都说莞贵人独得圣宠,可奴婢却瞧见了一位锦贵人,不出风头不扎眼,走得十分稳当,纯元皇后的旧事,是奴婢故意说出,娘娘是聪明人,自然不可能透露出去,奴婢也好借此探探娘娘的底。”
“你倒是个聪明人,可皇后手里握着你妹妹的性命,你怎么敢背叛她?”
听荷冷笑一声:“她对付起宫里的女子是一点都不手软,可害死她孩子的罪魁祸首,她却一分也不舍得动。”
“娘娘初次有孕后,皇后再次传信,说常熙堂的小厨房会空出一个人,叫奴婢借机混进去,若事成,便准许奴婢见一见妹妹,可妹妹的信,已经断了两个月了,奴婢借此求见了皇后,旁敲侧击提起了大阿哥病逝或许有隐情。”
“她第一个反应,便是为皇上开脱。”
“她如此靠不住,奴婢自然要另寻明主了。况且奴婢入常熙堂是按照她的吩咐,娘娘也不会把黄花梨的事情贸然捅出,皇后手里捏着妹妹的性命,奴婢‘怎么会’背叛她?不知道娘娘身后这位假听荷,是否收到过皇后的吩咐呢?”
是啊,皇后压根没怀疑过听荷,黄花梨柜子上的吴茱萸被捅出,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而安陵容生产那日,放进永寿宫的蛇,皇后找的内应正是听荷,若非如此,沈眉庄也不能未卜先知,反过来设计皇后了。
沈眉庄朝假听荷摆了摆手,她从袖子里拿出几卷信纸,递了过来,沈眉庄示意听荷接过去:“这是后来的几年里,皇后叫人送来的信,本宫瞧着似乎是你妹妹写的。”